深化CBA联赛改革
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管办分离的体制机制
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信兰成
2013年12月24日
体育总局安排篮球中心介绍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运作的经验以及今后工作的思路。我觉得,经验介绍实在谈不上。18年来,我们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探索,也走过弯路。在这里,我只能给大家汇报一下CBA联赛的现状、问题和今后的改革思路。
一、CBA联赛的发展与主要经验
在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在各有关省市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1995年CBA主客场联赛开赛。18年来联赛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995-1996赛季,参赛队伍12支,总比赛场次154场,现场观众45万人次,电视转播296小时;到2012-2013赛季,参赛队增至17支(2013-1014赛季18支),总比赛场次增至296场,现场观众增至1317万人,电视转播增至3429个小时,电视观众也由2005-2006赛季的315亿增至719亿人次,商业价值名列前茅,社会关注度持续增长,品牌价值快速提升。2007年华通明略公司所作中国体育赛事调查中,CBA联赛已成为我国各项体育赛事中认知、喜爱和关注度排名第一的赛事。CBA联赛培养出了王治郅、姚明、易建联等篮球明星,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校园篮球和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在CBA联赛的运营管理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重视和强化制度建设,并随着联赛的发展不断修改完善联赛的制度和相应的管理办法。如俱乐部准入实施方案,每年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准入标准及细则14000余字,2013-2014赛季CBA联赛官方手册达550页。
(二)始终狠抓反腐倡廉、赛风赛纪治理。把此项工作作为CBA联赛的第一要素,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在教育、制度、监督、整治等方面相继推出措施。如2013-2014赛季,分别出台了俱乐部、裁判员和中国篮协工作人员联赛自律公约以及相配套的严厉的处罚规定,即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及特点,本着公平、公正以及防止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原则,制定了非常细致而全面的自律条款,涉及到了可能违法、违纪、违规的具体细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如发现裁判员接受俱乐部宴请或礼品,即取消本赛季执裁资格;中国篮协工作人员接受俱乐部提供便利,则按党纪政纪处理,调离联赛管理工作岗位等。
(三)狠抓净化赛场,提倡文明观赛,展示和弘扬CBA联赛文化的正能量。本赛季,在要求和配合体育局、俱乐部和球迷组织、志愿者团队以及媒体进行正面宣传、策划、培训的同时,还要求裁判员对场上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球队席人员对不尊重裁判员临场判罚、管理的言行实行“零容忍”。同时,对执行此项要求不力的裁判员,同样给予“零容忍”。此举比较有效地整肃了赛场秩序,净化了赛场环境,绝大部分赛场的观众、球迷表现的狂而不乱,热烈有序,球队服从裁判员管理,现场球迷的情绪也得到了控制。
二、联赛存在的突出问题
18年来,CBA联赛一直在风险和探索中坎坷前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一直抱着居危思危、如履薄冰的心态,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和松懈。因为我们深知,这是一项很有风险的赛事,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而有些则是我们力不从心、无法解决的。
(一)管办不分。目前赛事的运营管理模式是“总局+项目管理中心+协会+俱乐部”,项目管理中心与协会在机构、人员、资源上交叉,是事业单位、社团双重身份的混合体,联赛中管理对象面对的是行政部门和企业等主体,常常会遇到行政性权力与契约性权利两者混淆。
(二)产权不清。在资产分类上,长期以来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资产划归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CBA联赛运行资金30%由CBA无形资产和集中俱乐部优质资源整体销售获得,60%资金由俱乐部投入队伍建设,俱乐部也已成为投入主体(每年约6亿元左右),其要求主张更大的话语权、参与权和回报权,这些都要求联赛的资产属性和产权明晰。
(三)专业人员缺乏。由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严格,中心只有30个编制,无法适应联赛快速发展的需要。据了解,NBA美国总部有900多名工作人员,NBA中国公司有100人。上赛季CBA、NBL、WCBA三大联赛进行了主客场629场比赛,中心竞赛部只有几个人,已显现出管不细、管不住、管不好的尴尬,且风险很大。
(四)俱乐部管理制度滞后。CBA俱乐部是以双轨制形式起步的,形式不一,与严格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还有差距。俱乐部营利能力有限,缺乏高效、有计划的运动员培养和薪金等管理体系,且普遍存在着训练、管理、教育“三缺失”现象,以及屡禁不止的假合同、阴阳合同、假账等现象,其根源与联赛制度和俱乐部管理不规范有直接关系。
(五)赌球、兴奋剂、裁判等问题对联赛构成极大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外赌盘都很关注CBA联赛,也时有传闻个别俱乐部和运动员甚至相关从业人员疑似参与赌球。上个赛季,发生了两起外籍球员兴奋剂事件(一起吸食大麻,一起食品污染)。在联赛中,存在着个别场次的比较严重的漏判和错判的现象。对此,我们虽层层设防,倾力整治,但成效有限,且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防范和杜绝此类现象。
(六)赛场暴力事件和观众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给联赛带来了风险和负能量。赛场文明的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社会环境、运营管理经验不足等方面原因,目前的CBA职业联赛,与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还有很大差距。
三、今后工作的思路
无论从联赛快速发展的内在性需求驱动,还是从社会变革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家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以及振兴三大球、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使命来看,目前CBA联赛的管理模式改革到了势在必行的关口。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发展道路。原地踏步,没有出路。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方法。
思路一:积极推进CBA联赛管办分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CBA职业联赛的体制机制。
第一步:明晰联赛主体各方的产权关系(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为联赛管办分离和成立股份制的CBA联赛公司创造条件。
CBA职业联赛改革调研已进行了一年多,目前调研报告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一步完善中。调研小组在报告中提出:在联赛共同体中,项目协会和俱乐部以无形资产或有形资产各自获得一定比例的产权(股权),从而实现联赛所有权和联赛利益的共享。只有明晰联赛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产权关系,推行联赛管办分离,才能对联赛参与主体有激励、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第二步:实现机构和人员的专业化、公司化运营。
(一)成立实体化的联赛办公室(目前挂靠中心竞赛部),组建专业管理和运营团队,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启动。
(二)在管理和运营团队组建完成以后,拟在下个赛季前,以CBA联赛办公室为基础,筹备成立CBA联赛公司(公司全称拟定“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股份有限公司”)。CBA联赛公司在CBA联赛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联赛竞赛业务上依法接受中国篮协的领导。
(三)成立CBA联赛公司董事会。董事会主席由中国篮协领导担任,董事会主席代表中国篮协对联赛重大事项行使有限制的一票否决权,体现中国篮协对联赛行使管理和监督,保证联赛是在体育总局和中国篮协领导和监督下运作。
(四)招聘有高水平联赛运营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CBA联赛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过渡期可由联赛办公室主任临时担任这个职务)。职业经理人直接向董事会负责。
(五)成立联赛监事会。体现政府领导和中国篮协专业及技术监管职能。
思路二:深化联赛机制创新,未来需着重加强和明确的几项工作:
(一)净化赛风赛纪,文明赛场。不断完善联赛法规,严防和治理“假、赌、黑、毒”。联赛主办单位将进一步加强同公安、司法、劳动管理等部门和俱乐部的协商、合作,建立健全内容科学、程序严谨、配套完备、有效的防治腐败的制度措施,一旦出现“假、赌、黑”,司法介入,严厉打击,依法治赛,建立联赛的公信力。抓好球迷服务、管理和赛场安全,引领“文明、快乐、健康、时尚”的赛场文化,使赛场成为健康文明的球迷乐园。
(二)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廉政制度。本赛季,除了俱乐部、裁判员和中国篮协工作人员与联赛主办单位签署联赛自律公约外,中国篮协在打击和治理假合同、假账、假球方面,也已经做出部署。一是要求所有俱乐部运动员的合同在一定范围公开,俱乐部之间可以互查。二是在治理假账方面,中国篮协已经委托权威专业审计机构对俱乐部财务进行审计检查。三是在治理假球方面,除了加强行业专业监管外,要求俱乐部、运动员等有关人员签署承诺书。强化举报、认定程序,如违反,将接受严厉处罚。
(三)抓好俱乐部的基础建设,实施有效控制,确保财务安全。职业联赛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竞争激烈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于俱乐部,关键在于财务安全。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国外职业俱乐部发展模式,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的职业篮球俱乐部,打造国际品牌联赛和职业篮球俱乐部。加强和创新俱乐部职业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国篮协将进一步加强与俱乐部的配合,不断创新新时期职业俱乐部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研究制定协调国家、俱乐部和运动员利益关系的方法。
(四)抓好联赛裁判队伍建设。一是继续把裁判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对违反联赛纪律的裁判员,本赛季实行“零容任”政策。二是积极推进裁判队伍职业化建设。在推进职业裁判制度的前期,可尝试半职业裁判制度,逐步推行联赛裁判员的合同制、聘任制。
(五)加强开放合作,设置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基金,培养人才。人才培养始终是联赛生存发展的根本,须从联赛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设立发展基金,专门用于青少年培养和选拔;各俱乐部增设U15年龄组队伍,从娃娃抓起,培养人才。另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担负起联赛的社会责任,把慈善公益事业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六)处理好CBA联赛改革发展和国家队长期建设的关系。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联赛的发展与国家的荣誉密不可分。联赛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为球迷创造欢乐、为企业创造财富、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家队的竞技水平,实现篮球运动的多元功能与核心价值。
(七)制订危机公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与媒体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提供正面、准确的信息,积极引导、把握舆论导向。
上述设想还需要用实践来检验,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在改革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是失败,有体育总局领导、各地各级体育局的支持,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