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出生的蒋世平担任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的队伍管理一职,同时也是队内一个组的责任教练,负责组内运动员的衣食住行管理和反兴奋剂工作。
蒋世平从小就和体育结缘,小时候她就很喜欢体育运动,也在业余体校训练过,甚至想过当运动员。但是因为父母是知识分子,想让女儿上大学,蒋世平最终选择了读书,考取了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蒋世平开始在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当体育老师。
2004年,蒋世平从部队转业,选择了自主择业。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去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而是从事一些义工的工作,同时,她还做了皮划艇、龙舟的裁判。
2019年一次偶然机会,蒋世平从夏季项目跨到了冬季项目。“当时国家集训队需要跨界跨项的管理人员,我是顺应大的潮流,响应国家政策,加入进来的。”
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的很多运动员也和蒋世平一样都是跨界跨项而来,很多也都是在2019年才第一次见到雪。运动员们选择越野滑雪后,一直保持着热情,一路坚持下来,蒋世平觉得特别了不起。“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队员,我们告诉队员为什么要参与,随着训练、比赛,他们也越来越喜欢这个项目,更感受到身上的责任。”
寒冷天站在雪地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蒋世平没有什么特别多的想法,“运动员都能做到,我们工作人员也能够做到。”在蒋世平心目中,作为工作人员,她的付出不值一提,她更心疼的是运动员的辛苦,“运动员特别让我感动,特别不容易”。
能够跨界跨项来到冰雪运动,蒋世平要感谢北京冬奥会,而北京冬奥周期,她更是感受到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积极变化。位于坝上的河北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是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经常集训的基地,从2019年8月第一次来到坝上至今,短短两年多,蒋世平感受到了基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坝上就像我们的家一样,我们的大本营有非常好的条件,拥有滑轮赛道、雪洞,最先进的康复、体能设备等。”蒋世平介绍说。
长久以来,我国的越野滑雪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对此,蒋世平表示:“有差距就有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会进步。我们选来的运动员在身体条件、最大吸氧量、奔跑能力等方面都不比越野滑雪强国的选手差,只是接触滑雪的时间晚,这也没有什么,只要我们坚持,就会有进步。”(转自2月5日《中国体育报》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