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全览 > 正文
【媒体看全运】明星效应与全运会
发布时间:2013-09-09          信息来源:中国体育报

    顶级赛事需要顶级偶像,尤其是彰显正能量的“项目英雄”。全运会是国内顶级赛事,偶像的力量不可或缺。
    上届全运会因为有了刘翔,济南奥体中心一下子火爆异常。正是因为刘翔,中国110米栏项目引起国内外的巨大关注,对于提高尚显弱小的中国田径无疑呈现了热效应。当人们还在为刘翔、李娜没参加全运田径、网球赛事而惋惜而担心上座率的时候,张培萌的横空出世,多少弥补了一些缺憾。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关注男子100米,因为有了张培萌!
    就像有了孙杨,一下把十二运的一池碧水搅得火热。体操有了邹凯,大连体操馆一票难求,帆船有了徐莉佳,大连瓦房店赛场变得突然火爆。典型的还有中国女水、中国女子高尔夫,因为女水世界联赛折桂,因为女子高尔夫有了大满贯第一人冯珊珊,人们似乎突然发现中国人也可以在欧美人称霸的主流项目上有所作为,而其对于增强项目影响力、民族自豪感以及大众参与度,甚至对于带动全民健身,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一个项目有了明星,项目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变得惊人。因为现代体育已不是一种孤立的、简单的肢体运动。姚明放射的NBA效应已对中国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产生了深度和广度影响。如果全运会上出现引人注目的世界级明星,无论对于全运会,对于中国体育,对于践行全民全运的全运宗旨,都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看看金妍儿对于韩国国民文化的深刻影响,就应该明白阳光向上的明星效应有多大。

(潘恩)

【关闭】    【打印】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邮政编码:100763 联系电话:010-87182008
网站联系电话:010-87182998/87182280  E_mail:webmaster@sport.gov.cn
京ICP备05070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