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全览 > 正文
【综述】武术套路赛新赛制高关注显公平
发布时间:2013-09-05          信息来源:总局政府网站

    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9月1日至3日在沈阳辽宁大学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25支运动队的163名男女运动员参赛。“从3天的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看,尽管金牌与上届相比减少了5枚,但所展示的内容非常丰富,参赛选手也逐渐适应了新规则、新赛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国荣在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还用八个字来概括运动员们的表现:“新老不错,都有遗憾。” 

新赛制 比赛精彩绝伦

    本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将个人赛由过去的单项赛改为个人全能,把徒手比赛和器械比赛组合起来作为一项。团体赛既有个人赛项目,也有集体项目。赛制调整以后,武术套路比赛更具偶然性和观赏性,对运动队管理、组织训练,包括竞赛是新的考验,对运动员个人体力、心理、技战术安排和全面素质是一次新的考验。
    “这样的比赛要求我们运动员自我调节要快,因为一些难度动作的细节是很微妙的,如果力度、速度、角度,稍微偏差一点,在落地的时候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你就与冠军无缘了。”北京队的王曦在夺冠后说。今年赛制改变了,运动员要承担的风险比原来高很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很大。在压力非常的大的情况下,高节奏的比赛,让运动员的肌肉总是处在紧绷的状态,一天早中晚比三项,运动员在一场赛后又不敢很放松,这就会导致比赛中的不可确定因素增加,使比赛更有偶然性、观赏性。王曦说,“我和孙培原前两项比赛结束时,我只领先他0.02分,最后一项我倒数第二个出场,孙培原在我之后,这场比赛他赢了我0.01分,总分我赢了他0.01分,所以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肯定冠军的归属。”
    对练是武术套路比赛中观赏性最强的,历来是武术套路比赛的看点。对练要求运动员做到战斗气氛逼真,动作熟练,方法准确,配合协调,因而有助于培养运动员勇敢、机智、敏捷和互相协作的精神。本届全运会将男子三人徒手对练和女子二人对练放在团体项目中,12支参加决赛的代表队用练精美绝伦的演练和天衣无缝的配合,博得了现场观众赞赏,使观众更加了解中华武术的丰富内涵。
    作为全运会保留的唯一非奥项目,武术也许并非是全运会的热点项目,但一定是最具观赏性、最精彩绝伦、充满刺激和激情的比赛项目,特别是采取新赛制后,比赛更加激烈和精彩,本届全运会既是国内最高水平,也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武术比赛,运动员中有1/3曾经获得过世界、亚洲、全国比赛冠军,有1/4参加过两届以上全运会比赛,有1/4参加过一届全运会比赛。众多顶尖选手云集,身着蕴含民族文化特色,色彩绚丽的服装,或风格猛烈、劲力十足,或稳若泰山、落地生根,或飘逸自如、行云流水,在3天的比赛里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武术盛宴,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关注 “衣”票难求

    武术作为非奥项目,一直以来乏人关注。本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在为期3天的比赛过程中,共有签到媒体97家、记者200余人次到现场采访,其中不乏外国记者。为了方便摄像记者更好的拍摄,组委会为记者提供了“红马甲”,由于“红马甲”的数量有限,记者们纷纷表示“一件难求”。除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全场2733个座位也是场场爆满,许多观看比赛的观众也表示“一票难求”,习惯了寂寞的“武术”显然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用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国荣的话说,武术作为全运会唯一的非奥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说明国家对于武术运动的重视。
    本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运动员表现出色,6个单项冠军中,有两位卫冕冠军、两名老运动员夺魁、两名年轻运动员折桂,全部的8场22个单元的比赛,场场激烈精彩,这种情况说明武术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良好,老中青三代运动员形成武术发展的良好基础。

显公平 现场只有掌声

    武术套路比赛是一个裁判打分项目,相对于足球、篮球等项目而言,裁判的“自由裁量权”要大一些,因此评分也往往容易引起争议和申诉。作为一直争取加入奥运会大家庭,同时体现中华民族“以德为先”文化传统的竞技项目,武术套路比赛能否体现公平备受关注。
    比赛期间,在同一项目比赛中,几乎都会有裁判会频频被“换下”,被换下是因为这位裁判家乡的选手上场了。这种回避制度赢得现场采访记者的好评。为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平竞赛,十二运会武术套路决赛裁判都是在预赛的基础上,由每个参赛单位推荐2名裁判,然后由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专门组成考察组进行资格审定,审定后进行网上公示,公示完毕后再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通过的,临场比赛时除回避制外,裁判通过抽签产生。本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现场,只有观众和运动员的掌声、喝彩声,没有嘘声……

(季雪峰)

【关闭】    【打印】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邮政编码:100763 联系电话:010-87182008
网站联系电话:010-87182998/87182280  E_mail:webmaster@sport.gov.cn
京ICP备05070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