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三场比赛都被对手“零封”,仅仅排名第十二届全运会七人制男子橄榄球比赛第六,但新疆队的小伙子们并没有丝毫沮丧,而是骄傲地说:“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梦。” 他们的梦,自然不是在全运会上争金夺银的“梦”,而是一个“参与、共享的梦”。诚如新疆橄榄球队队长李祥所说,能够出现在全运会赛场上,对于我们这支球队已经是巨大的胜利了。 多年之前,在新疆橄榄球刚刚起步的时候,球员们甚至只能在硬土场、煤渣地上训练,破皮流血是家常便饭,但他们坚持了下来,如今在全运会赛场上的“亮相”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在更多时候,我们都将关注和掌声献给了胜利者,但却忽略了那些同样用心和灵魂去触摸自己体育梦想的“其他人”。成者王侯败者寇,或许是多年迁延下来的竞技体育哲学,但对于为数不少的如新疆七人制橄榄球队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同样也是“梦想者”,是自己“金牌”的缔造者! 这块金牌,就是参与、共享的金牌。 5月28日,全运会组委会正式确定十二运的主题口号为“全民健身、共享全运”。既然是“全民”,既然要“共享”,我们就断然没有理由忽略那些不经意间已经被我们忽略的人和事。 全运会女子花游赛场上,澳门队是最“特立独行”的队伍,因为他们参赛队员并不像其他省市如一个模子刻出来,而是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瘦的瘦,此中原因,自然是因为她们均是业余运动员,澳门队教练何娅介绍说,这些队员都是因为自己喜欢花游才会加入集训队,每天下班或者放学后到游泳馆练两个半小时,碰上特殊情况,可能一连多日都不能参加训练……如此“不系统”,训练效果自然不会好到哪儿去,也会直接导致其比赛成绩偏差。果然如此,澳门花游队最终名列集体预赛最后一位,78.151的分差比排名第一的广东队足足低了18.412分!可即便陪坐末席,澳门队的姑娘们仍旧有说有笑,这当然和“集体荣誉感”扯不上关系,不过是基于他们已经通过参加国内最高水平的赛事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乐趣。同样是澳门队,上一届全运会上的公路自行车赛场也有一个可爱的姑娘,澳门理工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谢苑婷用公路车参加了计时赛,没有封闭车轮,也没有减风速头盔,但小姑娘还为获得倒数第二名的成绩开心不已,“我好厉害呀,十运会是倒数第一,十一运会是倒数第二了,说不定下一届全运会我就倒数第三了……”不过遗憾的是,小姑娘这一次并没有出现在全运会的赛场上。但她与全运会的故事已经深深留在了我们心中。 还有女子射箭团体赛场上的新疆队:来自新疆昌吉的姜典博、蒙古族姑娘哈希比利、锡伯族姑娘巴宏玲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实力强大的山东队。但姑娘们并没有气馁,反倒高兴能够在全运会赛场上结识这么多喜爱射箭的好朋友,对于目标,她们也希望让更多人通过射箭项目了解新疆,了解这块处于祖国西部的神奇土地。 在参与、共享精神的影响下,十二运的赛场上,我们随处都可以听到观众专门献给经济欠发达地区、成绩不理想运动员的掌声。这种掌声当然不是因为同情,更是对他们参与精神、共享精神的鼓励,而他们,也自然能够将这种鼓励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影响更多身边的人参与体育、共享体育。 很多人说,竞技体育,尤其是代表了国内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全运会,已经逐渐异化成为体育强省、体育发达地区的利益分配、角逐场。但请不要忘记,如果没有更多人的参与和共享,任何成绩都不过是空中楼阁,任何冠军都不过是自娱自乐;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欠发达地区也已经通过全运会赢得了赞许和尊重,他们所获得的“金牌”,和竞技比赛中的金牌一样,熠熠生辉沉甸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