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赛场 > 正文
【综述】十二运赛艇比赛的新格局新形势
发布时间:2013-09-05          信息来源:总局政府网站

    为期6天的十二运会赛艇比赛在大连落下帷幕,各省市的赛艇高手展开国内最高水平的激烈争夺,随着老将的谢幕,新人的接班,也为新奥运周期的备战进行一次全面性的“初考”和“摸底”。本届赛艇总体水平如何,格局有何变化,对奥运备战是否有帮助?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王渡。

新格局 辽鲁粤“三足鼎立”
    从奖牌分布来看,上一届全运会,浙江和山东分别获得4金和3金,成为南北“双雄”。本届全运会,总共16项决赛,共有22个省市参加争夺,有8个省市有金牌进账。其中东道主辽宁队在全运会力揽4金,山东队和广东均获3冠,成为赛艇的新格局:“三足鼎立”。
    王渡分析辽鲁粤强势的原因,辽宁一直是水上强省,尤其是2010年省运会招的队员,如今在全运会发光发亮,后备人才培养极具特色。山东是上一届全运会东道主,投入一直很大,出成绩在情理之中。广东队在经历上一届赛艇仅1金的低潮后,这一周期在后备人才培养同样特色鲜明。“广东重抓后备人才系统建设,并按照国际赛季新理念要求,出台了训练监督评价体系,邀请外教和国外专家,对运动员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和修订,通过全运会的实战检验,效果显著。”而湖南、四川、江苏、安徽等队在投入力度和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值得称道。
    浙江队稍显遗憾。王渡认为浙江赛艇有厚度,有强队底蕴,轻量级是他们的优势项目。在运动员的新老交替上做得不到位,投入也没有上述三省大,同时教练员训练理念与国际还不太“接轨”,本届仅获一金足以说明。王渡建议浙江水上项目可以借鉴拥有孙杨、叶诗文等奥运冠军的浙江游泳队,与国际接轨,结合世界先进理念与本土训练方法,抓实训练,再图发展。
新形势 老将下滑新人“无力”
    在王渡看来,本届全运会总体反映了我国赛艇的总体水平,但运动员成绩并不突出,只有单人艇的比赛体现出中国赛艇的实力。传统强队辽宁、山东、广东和浙江队还是以老将为主,但从比赛中可以看出,老将总体状态下滑,而新人并不突出,因此争夺亦非常激烈。不过,上海老将双人双桨李辉/董天峰表现优异,福建年轻队员段静莉发挥不俗,值得其他老将和新人学习。
    王渡表示,培养后备人才体系,让年轻队员勇挑大梁,是今后中国赛艇发展的重中之重。接下来,还将组建国家队,把各省市好的苗子集中起来,好好培养。
新问题 理念技术训练“三步走”
    中国赛艇从北京奥运会获得一金创造辉煌。到伦敦奥运会有多个“金牌点”最终仅获得一银,经历了起伏。这几年,中国赛艇处于低谷期。通过本次全运会,王渡认为中国赛艇若想在里约奥运新周期有新的突破,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学习西方新的训练理念,比如提高有氧训练的质量,训练强度和节奏的科学安排;二是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加大科研力度;三是重视赛前训练,解决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如我国赛艇运动员长期存在的拉桨力度差等问题要高度重视,根据世界赛艇发展的新趋势,提高桨频,实现突破。
    “很多人以为我国赛艇人才济济,有厚度,如何将厚度转换成胜势,是我国赛艇发展的当务之急。”王渡最后说。
(黄心豪)
 
【关闭】    【打印】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邮政编码:100763 联系电话:010-87182008
网站联系电话:010-87182998/87182280  E_mail:webmaster@sport.gov.cn
京ICP备05070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