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赛场 > 正文
北京男排的精神“蜕变”挺进全运会决赛
发布时间:2013-08-11          信息来源:中国体育报

    虽然贵为联赛新科冠军,但没有外援的北京男排本届全运会之旅并不被人看好,而队伍赛前的目标也仅仅是保8争6。但时隔26年再次闯入全运会决赛,北京队的小伙子们迎来了质的飞跃,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北京爷们儿已然是中国男子排坛的真正强者。
    此次全运会,本土球员挑大梁的北京队以小组赛5胜2负排名第二的成绩顺利跻身4强。在落后时不心慌,耐心地一分分追平并反超,在关键球上也能把握住机会,是北京队硬实力的体现,也是对那些曾经质疑他们靠外援才夺得全国联赛冠军的人们最好的还击。
    北京队在本次全运会上的表现令人惊喜,除硬实力的增强外,支撑这支球队走得更远的是那股“拼命三郎”的精神。“能够走到今天,我们靠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北京精神,能够传递一种正能量。”北京队接应王琛如是说。在小组赛第三场对阵上海队的比赛中王琛腰部受伤,下场后,他直不起腰来。即便缺席了对阵浙江和解放军的两场比赛,但王琛依然带着严重的腰伤复出,并在随后的比赛中承担了全队大部分的得分任务。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却是王琛每次上场前和赛后治疗时都要打11针,6针是麻药,5针是封闭。
    依靠本土球员作战的北京队从实力来说,并不技高一筹,但困难时刻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与江苏队争夺4强的生死战中,副攻杨帆上演了“单骑救主”的好戏,连续四次拦网得分彻底逆转了颓势。“当时是发自内心的一股不服输、不放弃。为了自己、为了家人都豁出去了。几个老队员真的不容易,我们年轻人看在眼里,能拿出技术,就拿出技术,拿不出技术就玩命。”杨帆赛后激动地说。
    从人见人欺的弱旅成长为每支球队都不敢轻视的强者,北京男排前国手胡松经历了这一切。循环赛对阵上海队时胡松双腿抽筋一度无法站立,但他仍然凭着一口气坚持了下来,最终北京队也掀翻卫冕冠军。“20年一路走来,从谁见你都是必拿必吃,到现在任何一个对手也不会轻视我们,我为自己,为北京队骄傲!北京男排的时代已经来临了!”胡松一脸自豪地说。

(周圆)

【关闭】    【打印】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邮政编码:100763 联系电话:010-87182008
网站联系电话:010-87182998/87182280  E_mail:webmaster@sport.gov.cn
京ICP备05070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