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维/黄雅琼 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亚军
记者:
两位从小一起训练,搭档比赛有什么优势吗?郑思维: 性格会更了解一点,通过场上的一些微表情就能察觉出搭档的一些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对方鼓励。
记者: 两位的“雅思”组合是什么时候开始配对的?
郑思维: 2017年11月。一开始我们都有各自的搭档,是重组之后才有了“雅思”组合。
记者:
什么时候开始有想法备战东京奥运会?郑思维: 刚开始配对的时候目标都是放在公开赛、世锦赛等每一年的关键赛事上,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东京。
黄雅琼: 一开始只想把每一年的大赛打好,直到2018年世锦赛和亚运会都拿到冠军之后,开始有点期待东京奥运会了。
记者: 为东京奥运会做了哪些准备?
郑思维: 在训练上、心态上都做了准备,好多前辈告诉我们,东京奥运会会比想象中艰难很多,大家认为的夺冠热门在奥运会上不一定夺冠。我觉得这也是奥运会的魅力,我们参加了一次后也深刻体会到,在奥运赛场上的确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记者: 跟单打相比,混合双打的这种形式,会因为有搭档更安心一些,还是反倒有双倍的压力?
郑思维: 其实都会有一点。安心的话是因为搭档之间会互相帮助,可能这一段我顶不住了,但雅琼站出来了,雅琼顶不住的时候我又站出来了。双打难在两个人都需要调动起来,并且彼此的想法要尽可能合为一体,要非常的信任、了解彼此,才能够做到1+1大于2。
黄雅琼: 我很赞同思维说的,无论是在平常训练还是在赛场上,不光要为自己负责,也要对搭档负责,因为这已经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了。
记者: 在领奖台上,雅琼稍微有一点愣神儿?那一刻在想什么吗?
黄雅琼: 其实每次打完之后我都会回想一下当天的这场球,那场球比较激烈,有点回忆不过来,一直在努力地想哪一些环节没有做好。
记者: 未来两位有什么职业生涯的规划吗?我们能够说巴黎见吗?
郑思维: 我不太喜欢定这么长远的目标,对一个运动员来说,三年的周期还是不短的,我们希望能够一如既往脚踏实地去提升自己的竞技状态。如果那时我们的状态依然处在一个高峰期,我觉得巴黎奥运会我们会参加的。
黄雅琼: 其实这一届我觉得还是比较遗憾,我也是安慰自己我们5年都已经熬过来了,虽然说3年也会有很多变数,但是我觉得还是能期待一下。(转8月2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