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挖潜 助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

        2012年3月26至28日,由体育总局人事司、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辽宁省体育局主办,辽宁省体育局人事处、辽宁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承办的“退役运动员实习试点工作总结研讨会”在沈阳召开。辽宁省体育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实习退役运动员,以及来自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广东、贵州、陕西等13个省区市共11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体育总局人事司高志丹司长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辽宁以及部分单位做法的成功经验,并就如何在更广范围内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实习岗位、搭建就业平台进行了研讨,取得了良好效果。

        退役运动员从小进行高强度封闭式训练,对社会了解不多,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技能,他们退役后的职业转型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困扰。为帮助退役运动员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实际就业能力,2011年10月,在体育总局人事司、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指导、支持下,辽宁启动了在省体育局机关各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为优秀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实习岗位的工作,2011年12月分两批安排了23名退役运动员进入省体育局机关8个处室和10个直属事业单位实习。经过三个月的实习锻炼,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退役运动员通过实习增加了社会工作经验,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再就业的信心,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接收实习的单位通过和运动员的直接接触,认识了运动员的优良品质,发现了他们的职业潜能,改变了以往对运动员的看法。实习结束后,辽宁省体育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充分考虑岗位需求,对实习退役运动员采取了“留”、“用”、“帮”的方式,省体育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将以组织安置、公开招聘、外聘等形式留用实习退役运动员15人。这种挖掘内部资源、“自己的孩子首先自己管”的做法和理念,也为社会关注、支持运动员职业转型工作做出了良好示范。

        总结研讨会上,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孙永言首先介绍了辽宁省体育局在关心运动员成长进步、重视学习训练、注重比赛成绩的同时,更关心他们的退役安置,表示下一步将认真总结经验,并积极为退役运动员争取实习锻炼的机会;之后,辽宁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刘璐萍就退役运动员的实习情况作了总结;实习的退役运动员代表介绍了他们参加实习的体会和收获;接收实习单位代表在发言中讲到运动员由服务对象成为服务主体,通过角色的转变,运动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运动员把活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服务的意识带到了机关,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的转变,运动员们走进机关实践、锻炼,体现了体育部门对运动员的关心和重视,提升了运动员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翁家忍在讲话中指出:2010年国办23号文件下发后,在总局的大力推动下,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在广度、深度等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当前,各地对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的认识越来越高,开展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的省份越来越多,开展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工作的层次不断提高,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增强信心,抓住机遇,一方面加强对当前已开展工作的进一步总结、系统分析,加大成功经验的宣传和推广;另一方面按照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尽快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覆盖运动员职业转型各方面的职业辅导工作体系。

        运动员具备高超的体育技能、良好的意志品质,他们懂规则、善沟通、团队意识强。进一步开发和培养运动员这些特长和潜质,将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体育强国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是体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扶持体系过程中,特别是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和职业转型工作,要不断解放思想,把握规律,多措并举,把开发自身内部资源和争取社会外部资源有效结合,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同时把感情投入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体现地区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员保障体系。

        此次退役运动员实习工作研讨会既是对试点工作的总结、经验推广,也是运动员职业转换扶持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大家的座谈、交流和相互学习,将有力促进和推动退役运动员实习就业和职业转型工作。

 

 

 

 

        报送:总局领导。

        分送:总局各厅、司、局,各直属单位,各省区市体育局人事处、人力人才中心、职鉴站。

        发送:中心领导、各部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