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关心、强保障、优服务,广西体育人力中心助力运动员成功转型
细关心、强保障、优服务,助力运动员成功转型
----2020年度广西退役运动员转型培训纪实
(广西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障中心 戴晓倩供稿)
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赛场上再苦再累都能从容应对,但成功转型却非易事。面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是选择走上教练教师岗位,还是进入职场其他领域,抑或是投身商海,于他们而言是人生一大课题。如何帮助运动员退役后成功实现再就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展职业转型和职业技能培训,教会他们一技之长,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十分重要。广西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障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助力退役运动员成功转型。
目前线上开设的课程
一、创新线上培训,防疫学习两不误
为贯彻落实好运动员保障政策,做好本年度的退役运动员的职业转型和技能培训工作,广西体育人力中心结合疫情防控等要求,创新思路,探索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培训新模式,成功举办了两期线上转型培训。一是与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借助该校网络教学平台,借助总局人力中心公益课程资源,同时开发《广西奥运会冠军成长之路》、《运动员保障政策》、《提升Word效率6个技巧》等课程,开展2020年广西优秀运动员职业转换线上培训。退役运动员利用手机或电子设备注册“学习通”,即可自由安排时间在线听课和学习。现已有52名退役运动员参加学习,并完成了规定的学时。二是与广西聪智教育培训学校合作,开展教师资格证考试线上培训,共有33名退役运动员参加为期7个月的线上学习,后报名参加了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
通过开展线上退役运动员转型培训,不仅为今年退役的运动员及时提升了再就业意识,提高了再就业竞争力,还有效避免了线下集中培训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做到了培训学习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二、线下集中培训,充电考证长技能
本年度9月份后,随着疫情防控局面逐步向好,线下转型培训工作有序恢复,广西体育人力中心在南宁集中开展了两期培训班,顺利完成全年的培训任务。一是9月份举办了为期9天的广西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暨国职健身教练培训班,23名停训退役的运动员集中进行了国职健身教练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公共理论和专业技能两部分,运动员们通过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营养学基础知识、运动技术基础知识、运动计划原理和制定等方面学习和考试,合格者即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成为可以执证上岗的健身教练。
二是11月份举办了为期6天的广西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暨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共有来自水球、游泳、跳水等8个项目的25名退役运动员参加培训。培训从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陆上解脱、水中徒手赴救、颈部固定技术五锁法等游泳救生基本技能,以及溺水现场急救等实用的技能知识。考试合格者即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凭证即可上岗开展游泳救生工作。
广西区体育局副局长甘永辉与退役运动员合影留念
三、领导关心重视,齐抓共管出成效
广西自治区体育局非常重视退役运动员的转型培训工作,在集中培训期间,副局长甘永辉亲自到培训现场看望和慰问参加培训的运动员,并对大家提出殷切希望。他说广大运动员在役期间,努力拼搏奋斗,挥洒青春汗水,每个人都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面临光荣退役,人生又将开启一个崭新的阶段。参加转型培训是从“体育人”转型为“社会人”的契机,希望运动员们能积极转变心态,继续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坚定敢于拼搏、敢于实现自我的运动员信念,努力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继续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祝愿运动员在不同舞台创造同样的精彩。同时要求广西体育人力中心在退役运动员保障工作中,要做到细关心、强保障、优服务,做广大退役运动员永远的娘家。
广西体育人力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27期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和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退役运动员700多人次,基本做到了对运动员培训的全覆盖,帮助退役运动员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由“体育人”向“社会人”的华丽转型,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