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运动员保障工作要点

 

做好2014年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这一中心任务,服务于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运动员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原则,以就业安置工作为抓手,以做好社会保障和运动员保障的衔接为基础,以做好运动员职业辅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为根本,进一步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构建和完善运动员保障长效机制。

一、继续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原则,以就业服务工作为抓手,做好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

紧紧把握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中的职业转换过渡期管理、就业安置渠道和方式、人事关系和社会保险转移接续、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重点和关键环节,做好各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

继续围绕运动员担任体育教练员、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等典型的职业转换项目,综合开发全国体育院校、体育职业院校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优势和特长,利用好师范院校、教师进修等机构,帮助运动员取得相应学习培训、见习实习经历并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综合开发就业岗位、见习实习岗位,帮助运动员进入各类学校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利用体育器材装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体育资源,为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争取更大的扶持力度。

继续推进中国体育职业信息网建设,定期发布社会体育职业需求报告,指导运动员了解体育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合理确定职业转型目标,成功实现再就业。继续建设运动员就业见习实习合作平台。

二、进一步加强运动员职业辅导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运动员保障长效机制

加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力度,促进从制度层面实现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从在役阶段到职业转换过渡期阶段的衔接。

做好运动员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培训等重点工作。在运动员职业辅导课程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逐步完善配套措施。

人事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牵头抓总的职责,带动竞技、科教、青少、机关党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加强贯彻落实。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开展专项培训工作。

三、加大综合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继续做好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对现有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切实保障运动员权益。理顺运动员退役安置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

加强对运动员加入工伤保险后有关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在专项研究基础上,加大对典型做法和经验的推广应用力度。

继续做好运动员养老保险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做实运动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发放养老保险补贴和实行职业年金制度。

四、系统总结运动员行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推动运动员创业扶持工作的系统化

继续加强总局层面实施的行业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度,不断完善行业保障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和补充关系。

调研了解和继续推广全国各地制定的行业保障政策和有关做法。调研职业运动员保障状况。

加强对退役运动员创业扶持政策的研究指导,完善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做好各项运动员保障基础性、常规性工作

继续深入运动队伍一线,调研了解运动员群体职业发展和社会保障需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借助体育系统内外智力资源,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保障工作水平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

不断加大宣传,突出思想和思路的引领、示范作用,在体育系统内外营造运动员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最美退役运动员推选工作。组织运动员保障政策研修活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