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人员培训班侧记

盛夏并州聚英才 共绘工作新图景

——2025年全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人员培训班侧记

一场思想的旅程,一段力量的凝聚。6月9日至13日,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60余名运动员保障工作者齐聚太原,参加全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人员培训班。培训期间,通过专题辅导启思路、经验交流亮实招、分组研讨破难题,为新时代运动员保障工作注入强动能。

专题辅导:前沿理念为运动员保障工作赋能

培训班聚焦运动员全周期发展需求,精准匹配授课专家,专题辅导环节设置三大前沿课程。

香港体育学院姒刚彦教授以生动的案例,剖析运动员“硬适应”与“软适应”的双重挑战,提出“将运动生涯作为第一份职业”的理念,强调职业技能与心理韧性并重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广东省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模式的分享,让大家印象深刻。

北京体育大学张凯教授深入解读运动员的退役过程和心理调适策略,结合“退役意识四阶段模型”,呼吁建立“认知—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心理支持体系。特别是贯穿课程始终的八点重要启示,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共鸣。

创业培训专家叶佳俊创新采用沉浸式“创业沙盘演练”,由学员分组创建虚拟公司,模拟市场经营环境进行供需博弈,引导学员理解企业运营逻辑,提升风险意识与成本管控水平,为大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运动员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了清晰地思路。

经验分享:地域实践书写运动员保障工作新华章

河北、山西、黑龙江、福建、湖南和重庆六省市的经验分享,勾勒出各省区市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多元图景:

河北围绕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服务保障,分享退役运动员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

山西着力构建“在役全周期保障、退役全链条服务、发展全方位支撑”的工作体系。

黑龙江创新构建“培育-护航-转型”三维保障体系。

福建坚持党建引领,优化人才政策,强化体系建设,运动员保障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湖南全链条护航体育人才发展。

重庆打造“保障·助力·健康·关怀”四维一体模式。

交流研讨:痛点攻坚共担时代使命

培训班学员分为三个小组进行研讨,分享先进经验做法,直面共性工作难题,集思广益提建议,碰撞出思想火花。

结语:以制度之暖护航拼搏之路

当重庆市体育局人事处处长赵燕说出“运动员保障体系是体育文明的温度计,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四天的思想激荡,让全体学员更加笃定,保障工作不仅要托住运动员“落地时的安稳”,更要照亮他们“振翅再飞的征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这场并州之约,正推动中国运动员保障工作向着更温暖、更专业、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