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9期)

本期目录

武汉市召开“六普”审表员培训会

神农架林区严格审核场地普查登记表

天门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枝江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全市体育场地普查第一阶段工作

猇亭区“五化”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安陆市“六法”并举  全面提升“六普”质量

黄石港区圆满完成“六普”实地普查与登记表审核工作

红安县顺利完成“六普”审核工作

落实责任 分工负责  麻城市“六普”工作稳步推进

 

武汉市召开“六普”审表员培训会

        在武汉市各区“六普”工作数据采集阶段基本完成、审表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之际,5月22日上午,武汉市“六普”办召集17个区“六普”工作联络员和审表员共111人,在武汉市体育局六楼大会议室召开了审表员培训会。

        会上,市“六普”办要求各区结合“武汉市各区‘六普’工作量的情况反映”表,对照其中“2013年基数对比”,查漏补缺,避免调查数据的遗漏,同时按照审表标准,全面开展审表工作。

        市“六普”工作专家对审表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实际案例,逐表逐条分析填写有误的表格,找出问题。

        这次培训会的召开旨在通过制定统一的审表标准,提高审表质量,确保武汉市“六普”工作顺利完成。

 

神农架林区严格审核场地普查登记表

        5月10日至11日,三峡大学体育场地普查专家秦小平带队来到神农架,核查神农架林区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并对体育场地普查登记表进行了阅卷式审核。

        专家小组严格按照《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登记表及指标说明》的要求,审核每一张表格、每一项指标,对表格中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指标有针对性地重点审核,部分填写不准确的表格退回重填,确保每一张表格准确无误。

 

天门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天门市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要求,积极开展“六普”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天门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天门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责任,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精心安排部署。2014年3月13日召开了天门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动员会暨培训会,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部署了相关工作,并对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为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广泛摸底登记。普查人员对全市范围内所有体育场地的数量、使用及其发展变化等情况进行摸底,确保不重不漏、数据真实有效。同时还对场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建成年份、场地规模、场地面积、投资金额等进行统计。

        目前,区普查员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上门入户,现场勘查、调查,实施相关普查和登记工作,已陆续有单位完成了相关表格的填报,预计5月中旬可完成全部填报工作。

 

枝江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全市体育场地普查第一阶段工作

        枝江市政府自4月1日召开全市普查工作推进会后,全市共组织了35个普查工作专班、116名普查业务骨干,深入到全市企事业单位、行政村、学校开展拉网式调查,做到“四个确保”:

        一、健全网络,确保领导。做到每个片区成立普查工作小组,每个小组下面组建1-3个工作专班,具体负责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二、排忧解难,确保人力物力。及时解决专班人员遇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做到每次调查有两名以上普查员到场,每个专班配备相应的普查工具。

        三、加班加点,确保工作进度。全市普查员在普查工作期间规定必须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清明节期间全市普查工作专班加班2天,确保普查工作如期完成。

        四、交换检查,确保质量。对已调查的场地进行交换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边查边纠;对已填报普查登记表进行交换检查,把问题解决在当场当时,最大限度减少失误率。

        截至5月6日,全市“六普”工作已完成了普查登记表填写工作。全市444个单位共1212张登记表顺利地通过了宜昌市普查专家的初审、再审,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市体育场地普查第一阶段工作。

 

猇亭区“五化”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猇亭区“六普”工作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注重质量、稳步推进”的原则,各项工作循序推进,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六普”运行规范化

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猇亭区“六普”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责任人的“六普”工作队,将各社区居(村)的体育干事纳入基层普查队伍,形成了以区政府,街办,居村统筹调度的三级普查组织网络

        二、注重普查培训,确保“六普”人员专业化

    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级普查培训会,区本级也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此外,与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合作,聘请三峡大学的专业普查员指导各单位的场地普查工作。

        三、强化舆论引导,推进“六普”认识普及化

        依托政府门户网、旅游企业、酒店宾馆、旅游农家乐的LED屏幕进行“六普”工作宣传;在人口密集场所悬挂宣传标语;印发《致全区第六次体育场地所在单位负责人的一封信》和《致全区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员的一封信》。

        四、分解普查任务,提升“六普”工作效率

        “六普”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地域管理与系统管理相结合,将六普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体育行政部门下属体育场地由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统一组织填报;学校及教育系统直属体育场地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填报;各居(村)辖区体育场地(包含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由所属街道办事处组织填报。

        五、严把质量关,促进“六普”数据精准化

        扎实推进名录库整理工作,对各项数据进行实地核查;聘请三峡大学老师以及专业普查员解答普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各责任单位的填报工作进行当面验收,逐表逐条审阅,严把质量关。

        目前,已完成辖区内三个街办及中小学体育场地普查第一阶段的资料收集工作,各单位普查员对照名录库填报场地详细信息,现正逐一审核、汇总。

 

安陆市“六法”并举  全面提升“六普”质量

        安陆市高度重视“六普”工作,普查责任明确、组织严密、行动迅速,现已完成全市体育场地的场地登记、实地丈量和表格填报工作,已通过省专家组抽检核查。主要作法如下:

        一、抓普查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实行专班负责制,以文体新局为牵头单位,组建了三个普查工作专班,负责全市的普查工作:体育中心场管处负责农村范围内的场地普查;局产业科负责城区范围内的场地普查;教育局负责教育系统内的场地普查。

        二、抓普查名录,明确普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市经济普查取得的信息资料,结合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提供的单位名录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摸底调查的信息,建立详实的体育场地名录库。

        三、抓场地筛查,核实普查工作对象。工作专班根据普查名录,以行政村、社区、街道、系统为普查区域,建立多个普查点,采取问、查、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体育场地进行核查。

        四、抓现场核查,核实普查准确数据。普查员每到一处都实际丈量,如实填报。

        五、抓表格审查,提高普查填报质量。表格填写后实行三级审查,分别是普查员自查、专班负责人核查、普查总负责人审查,层层把关。

        六、抓资料整理,发挥普查工作效益。普查员到实地普查用手机或照相机将场地情况进行拍照,保留体育场地电子档影相资料;对普查文件、普查方案、培训资料、会议材料、单位信息、登记表格等所有涉及到的“六普”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存档备查;开发普查信息,对普查信息、数据、单位基本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撰写调研报告,为领导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决策依据。

 

黄石港区圆满完成实地普查与登记表审核工作

        黄石港区“六普”工作自开展以来,成立普查机构、制定普查方案、举办普查培训、实地采集普查数据、回收调查表及初步审核等多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经区160个普查员调查,黄石港区共建立48个普查点的档案资料,共普查体育场地299个,回收表格487份。

        黄石港区普查办严格按标准抽查审核,确保普查质量合格。实地普查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4月10日前,完成学校体育场地及全民健身路径、农民健身工程(篮球球、乒乓球场)的普查工作,在实践中熟悉普查方法,为开展辖区单位普查打基础;4月18日前,完成辖区单位内部体育场地普查工作;4月22日前,完成综合馆、商业俱乐部、大型及复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与此同时,区普查办跟踪指导,并通过与普查员面对面互审、集中会审、核审的方式回收调查表,使普查员互相交流普查经验,降低调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普查表真实、有效。

 

红安县顺利完成“六普”审核工作                 

        截至5月19日,红安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历时两个多月,历经成立领导小组、普查培训、名录库建设、实地调查、表格初审、复审,目前已完成最后数据复核工作。

        参与本次普查工作人员共76人,场地涉及全县309个单位,种类22种,所填表格1019张,场地数量863个。其中,全县12个乡镇(场),396个自然村,学校场地数100个,乡镇(村、社区)175个,县直机关34个。

        从普查情况看,全县各乡镇、学校,特别是县直机关还需继续加大体育场地的建设力度,以更大程度满足全县人民的健身需求,提供健身和休闲场所。

 

落实责任 分工负责 麻城市“六普”工作稳步推进

        麻城市对全市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体育场地进行分工普查。市教育局负责全市城区各中小学及麻城市职专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内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市统计局负责对各单位填报表格进行审核。市体育局负责对全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培训、指导、审核、录入等工作。通过细致分工来防止体育场地普查的漏报、错报、重报现象。

        目前已进入登记表回收审核阶段,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甲表中,有些登记表单位类型、统计负责人没有填写,单位名称与签章上的名称不一致,主管部门未填写。2.在填写乙表时,场地名称、场地规模中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出现未填写。针对这些问题,通知普查员重新普查,并派普查业务骨干进行跟踪指导。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