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11期)

本期导读:

市六普工作动态

1.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主任会在沪召开

2.市六普办领导赴虹口区调研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区(县)普查动态

1.杨浦区体育场地普查注重民生服务大众

2.长宁区接受市六普办普查数据审核试点抽查

3.虹口区“六抓六重”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4. 松江区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侧记节选

 

市六普工作动态

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主任会在沪召开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主任会于2014年4月16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部军事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的40多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小组组长、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表示,上海非常重视本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将体育场地普查与构建上海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2-2020)》落地,营造良好体育氛围等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主任、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对当前普查实施阶段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普查工作要早发现问题,早总结,早处理,上下联动做好工作;二是加强督导,强化责任落实,细化督导内容;三是做好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四是坚持依法普查,严防弄虚作假;五是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掌控普查整体进度;六是着手考虑普查数据后期运用,合理开发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副主任、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巡视员薛万河详细通报了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全国整体步调较为一致,已有29个省级单位启动了实地普查工作,部分进展较快的地区已基本完成了登记表填报工作。

        来自上海市、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的六普办公室主任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市六普办领导赴虹口区调研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2014年4月22日,上海市体育局副巡视员、市六普办主任严家栋同志对虹口区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进行了调研和工作指导。虹口区体育局局长姜汉军和副局长、区六普办副主任郑筱华以及区六普小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郑筱华同志以“六重六抓”的做法总结了近阶段的工作,并对下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想法。截止4月18日,虹口区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已完成了实地普查阶段95%的普查指标。

        严家栋同志从领导重视、组织齐全、工作扎实、宣传有力、保障到位等几方面充分肯定了虹口区普查办前一阶段工作,同时介绍了全市在全面开展六普工作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对虹口区下一阶段的六普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继续抓好宣传;二是把好数据的质量和审核关口,迎接好市六普办的检查工作;三是利用好六普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调研,掌握体育场地的数量、分布和使用情况等情况,制定出适合虹口体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区(县)普查动态

杨浦区体育场地普查注重民生服务大众

        2014年 4月初,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对辖区内的福利院进行了体育场地实地普查。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普查工作人员前期通过电话联系,提前告知了需要普查的数据和内容。在实地普查过程中,杨浦区福利院院长亲自陪同,与普查员们一同对健身苑点、健身房等体育场地进行了实地测量。福利院院长表示,这次场地普查对老百姓的意义重大,只有政府掌握了准确的体育场地数量、分布及使用情况,才能满足广大老百姓不断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福利院对老人的体育健身和锻炼康复非常重视,虽然福利院的面积不大,但见缝插针建造了防滑的健身广场、鹅卵石健身步道等,方便老人们进行日常锻炼。

        正是通过前期的广泛宣传和普查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六普工作意义深入人心,长白新村的众多单位和社区居民都在用实际行动配合和支持杨浦区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长宁区接受市六普办普查数据审核试点抽查

        2014年4月9日,长宁区普查办在国际体操中心迎接市六普办协调组、技术组人员以及徐汇区、闸北区六普办10人组成的抽查小组,组织开展长宁区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审核试点抽查工作。

        市六普办按规定比例,结合场地分布和类型,从长宁区的三个街道的登记表格中随机抽取20套,当场对其中16套表格进行了表格审核与电话问询,又对4套表格的场地进行了实地丈量核查。

        长宁区抽查情况整体质量较好,表格填写比较规范,电话询问单位普遍支持配合,实地核查总体较好。长宁区在4月底数据录入前迎接市六普办的正式核查。

 

虹口区“六抓六重”工作机制扎实推进

        虹口区通过建立完善“六抓六重”工作机制,扎实有序推进“六普”工作。

        一、抓组织,重检查,完善普查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了日常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了质量控制工作机制。

        二、抓方案,重责任,健全普查工作制度。虹口区制定下发了《虹口区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街道职责分工。为确保普查工作高效率开展,充分发挥系统青年作用,组建了一支“年轻化”的普查指导员队伍,逐一与各街道对接联系。

        三、抓质量,重方法,确保普查工作效果。区普查办始终坚持“三个宁可”,即宁可多花时间也要确保质量,宁可多花精力也要确保质量,宁可多花经费也要确保质量;在具体的普查工作中做到 “六先六后”:即先整理名录后展开普查,先实地丈量后登记备查,先铅笔试填后钢笔正式填,先个人初审后单位核对,先小组审查后逐表复核,先审核通过后签字盖章。

        四、抓培训,重沟通,把握普查工作标准。一是组织高质量的培训;二是普查疑问现场交流;三是普查情况网上沟通。

        五、抓宣传,重造势,渲染普查工作氛围。利用电视、会议、网络等多渠道开展本次体育场地普查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发动,使全区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六、抓保障,重实效,推动普查工作展开。虹口区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虹口区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明确安排足额保障“六普”工作经费,以保障“六普”工作顺利进行。

 

松江区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侧记节选

平均每天填表十张

        每家单位费时一个半小时,一天跑四、五家单位,普查人员每天要填十张表格。看似简单的填表工作,实际上却非常“搞脑子”。“所在系统”、“隶属关系”、“单位类型”、“企业登记注册类型”、“运营模式”……普查人员人手一份的文件,涉及3类18种表格下84类场地,涵盖400项指标。体系庞杂,普查人员掌握较为困难,对于指标理解也有所不同。

        在测量场地时,每种场地都有特殊性,有的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尤其是形状不规则的场地,工作人员只能用近似和估算的方法进行测量。此外,标准场地和非标准场地所填表格也不相同,这对普查人员是否清楚不同类型场地的标准尺寸是极大考验。

 

希望多些理解支持

        历年的维修金额有多少?对方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是什么?每年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多少?面对一长串问题,被普查单位往往表现出不耐烦,或是产生了防范心理。更有甚者,普查人员才表明来意,对方立刻关门谢客:“我们不属于你们政府管辖,不接受调查。”

        “普查是为了摸清现状,发现不足和问题,为今后更好地规划建设体育设施提供事实依据。所有数据都会严格保密,绝不会泄露。”区体育普查人员沈爱民希望各个单位能给予更多理解,“毕竟这是一项民生工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