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3期)

本期导读:

一、培训工作全面展开

二、宣传工作初显成效

三、嘉定区为普查员购买保险体现人文关怀

 

培训工作全面展开

        2013年12月24日市六普办采用全市普查员一级培训的方式,开始了对区(县)的普查员培训工作。我们计划1月底前对17个区(县)的培训完成率超50%,截止2014年1月9日,已完成闸北区、嘉定区、奉贤区、普陀区和青浦区5个区的普查员培训工作,共培训64名普查指导员,415名普查员。培训效果总体良好,已完成批阅的三个区(闸北区、嘉定区、奉贤区)测试试卷的通过率高达97%。闸北区和嘉定区已分别于2014年1月6日和1月8日启动了体育场地实地普查工作。

        市六普办技术组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前适时的调整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教案与方法;培训时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分类分块的针对性培训,让他们更易理解和掌握普查方法;培训后进行专题研讨分析,对培训过程中学员较关注的以及较困惑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

        培训过程中,各区展现出了不少亮点:奉贤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姜洪娟进行了动员讲话,并参加了全部培训课程的学习,为普查员们作出了榜样。青浦区、嘉定区普查办的领导对场地普查的意义、要求、内容掌握和解读地较透彻,对培训的动员非常到位。嘉定区精心挑选出22名普查指导员、101名普查员,平均年龄在36岁以下,其中80%以上具备大学文凭,为圆满完成场地普查任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青浦区、嘉定区、奉贤区的培训准备工作做得较充分,专门准备了培训教室,普查员的出勤率高,课堂秩序井然,学习用品、饮水、就餐等后勤保障到位,培训效果显著。青浦区已通过区工会、区旅游局、区工商局、区体育局社体中心调取了拥有体育场地的饭店、个体户、企业的名录,作为培训资料发给普查员。

         培训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区(县)没有做好普查员培训准备工作,培训现场教学设备不齐全;二是有些区(县)还不够重视培训工作,甚至存在普查员缺席的情况。三是普查员的选配不尽合理,存在部分普查员年纪偏大,学历较低的现象。

 

宣传工作初显成效

        在上海市体育宣传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场地普查的宣传资料基本准备完毕。宣传手册和《致上海市体育场所所在单位负责人的一封信》已印制完成。宣传手册主要阐述了普查的意义、目的、范围、内容、表式、标准时点、组织机构与实施、工作进度、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让社会了解普查工作概况。《一封信》讲述了普查的重要性,让普查对象能理解、支持并配合普查工作实施。

        一套两版的宣传海报和宣传公益短片正在修改完善中,力求做到主题鲜明、版面清新,让大家一目了然。同时,与市体育局群体处及新闻媒体合作举办的问卷调查活动也在积极筹备中,目前已拟定了问卷的初稿。市六普办力争在春节前将所有宣传材料下发到各区(县),便于各区(县)开展宣传工作。

        各区(县)对场地普查工作的宣传正在逐步展开中。闸北区的闸北区报和区有线电视台已对普查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崇明县已将宣传标语设置于公路边的电子大屏进行宣传。青浦区已经把宣传横幅制作完毕,并发放到各街镇。杨浦区、嘉定区已经根据各自的特点,制作了相关宣传小纪念品进行发放,进一步加强宣传。

 

嘉定区为普查员购买保险体现人文关怀

        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深入细致的工作,为确保安全、规范、高效地完成本次普查任务,嘉定区特地为参加普查工作的全体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及有关工作人员统一购买了保险,全力保障各类工作人员在普查实地勘测期间的人身安全。保险工作的实施体现了嘉定区为完成好此次普查工作的人文关怀,也得到了普查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