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1期)

●  本期要目

全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宁召开

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推进“六普”工作进程

全力以赴,为“六普”工作顺利开展打响头炮

江苏省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回顾

 

●  地方动态

 

●  信息通报


 

全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在宁召开

 

        12月4日下午,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南京召开。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倪道潜、省旅游局副局长周旭、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省体育局副局长颜争鸣、省体育局副巡视员施立新出席会议。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省体育局、教育厅、旅游局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及省体育局相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和人员。十三个省辖市的体育局、教育局、旅游局负责同志及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各省辖市所属县(市、区)体育局、教育局、旅游局分管局长及职能科室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出席了分会场会议。

        今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原铁道部、国家旅游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体经字【2013】41号),根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定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登记工作。本次电视电话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通知》要求,全面部署我省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同时也标志着该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

        会上,颜争鸣同志介绍了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根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本次普查工作拟分五个阶段进行:一是筹备阶段(2013.9—2013.11),组建省级普查机构,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落实普查经费,准备普查物资,开展普查宣传等。二是布置阶段(2013.12—2014.2),组织业务培训,各地组建普查机构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抽查、评比、质量控制、验收等相关制度。三是实施阶段(2014.3—2014.7),全面开展摸底踩点、实地丈量登记,数据录入、汇总和审核以及抽查、验收等。四是总结阶段(2014.8—2014.10),完成全省普查数据的审核汇总上报、普查质量抽查、数据汇总与评估、普查工作总结和表彰等。五是课题研究及数据开发阶段(2014.11—2015.12),开展课题研究及数据开发,建立普查数据库系统,研制体育场地建设相关政策等。颜争鸣指出,自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省在认真总结以往普查工作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围绕“早谋划、早准备、抓落实”的工作思路,筹备阶段通过组建领导小组、完善相关制度、明确与省教育厅、省旅游局等多部门分工协作、落实经费保障等多项准备工作,有力推进了工作进程。颜争鸣强调,目前我省场地普查工作已全面进入实战阶段,距离普查登记仅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任务艰巨而繁重,全省各地应围绕现阶段场地普查工作重点任务,从抓紧做好组织落实、建立一支精干的普查队伍、精心组织业务培训、确保数据质量控制到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五个方面,高效保质做好现阶段各项工作,确保全省工作整体有效推进。

        省教育厅副厅长倪道潜表示,作为本次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省教育厅将全力做好全省高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在普查进程中强调不重不漏、准确无误的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把数据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为今后制定学校体育政策和学校体育场地发展规划提供详实的统计数据,为更好满足青少年体育锻炼提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发展建议。

        省旅游局副局长周旭也做了发言。他表示,省旅游局作为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按照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和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如在普查过程中遇到相关单位和企业不予配合等问题,将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协调,为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支持。

        最后,殷宝林指出,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所进行的重大体育基础调查,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已纳入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开展体育场地普查,也将有利于客观反映近十年来我省体育场地建设全貌,有利于完善国民经济统计调查体系,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

        殷宝林强调,对于江苏而言,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重大任务。从场地发展来看,距离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已有十年,跨越“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3个周期。这十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体育事业不断进步的时期,也是体育场地建设如火如荼的时期,体育场地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的特点。因此,本次普查与以往历届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工作量更大。关于如何做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殷宝林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认清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以数据质量为中心,准确把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基本要求;三是要努力做到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宣传发动“五个到位”,扎实推进体育场地普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

进一步推进“六普”工作进程

 

        为圆满完成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自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通知后,省体育局予以高度重视,决定由省体育局经济处具体负责、其他处室协作开展工作,较早进入工作筹备阶段。由于与第五次场地普查时间间隔较长,第六次场地普查办公室不少成员都是首次接触和从事该项工作,所以在筹备阶段中除了自身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外,普查办也将学习借鉴外界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筹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开展的同时,省六普办始终与贵州、福建、青岛三家试点省市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了解试点先行经验。为更好地开展普查工作,在全国普查试点工作结束后,省六普办分别于9月21日-23日、11月5日-7日到福建、青岛进行实地调研,学习试点省市的成功经验,开拓了工作思路,为全面开展全省普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调研期间,与试点省市负责普查工作的同志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试点省市开展普查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及从筹备到数据录入的全部工作流程,请教在普查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难点的解决和处理办法。同时,省六普办一行还实地走访了当地的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体育场地,并就场地类型如何界定、场地面积如何准确计算测量等实际操作问题进行了研讨。此次调研成效显著,为推进我省工作进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省六普办组织成员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于10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的普查业务培训班。培训期间,通过专家对普查登记表及指标的详细讲解,特别是针对普查填报中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的解释说明,省六普办成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总局经济司陈恩堂副司长、综合处薛万河处长还专程带领华体、久其两公司业务专员来江苏就“六普”相关工作进行实地指导、现场答疑,为江苏顺利开展“六普”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全力以赴,为“六普”工作顺利开展打响头炮

 

        全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该项工作已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能在较短时间内全省范围落实该项工作,得益于省体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全省各地的积极配合,以及省六普办高效扎实的筹备工作。

        通过学习试点省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本省具体实情,尽快落实各项工作,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旅游局成立了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由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任组长,各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负责场地普查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指导督促。同时,设立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下设宣传组、综合组、业务组及课题组四个工作组,负责普查工作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由于本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多方通力协作方能有效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了“统一实施标准、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原则,以确保整个普查工作有序、高效运转。

        目前,我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全省各地已着手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相信在省体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在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六普办全体成员将满怀斗志,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本次普查工作,打赢这场攻坚战。

 

江苏省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回顾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在省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各条战线普查员的努力,我省于2004年十月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根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截止2003年末(不含驻苏部队、武警、铁路部门),我省共有体育场地52类40743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25614个,占总场地数的63%,非标准体育场地15129个,占总场地数的37%。总占地面积为8804.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68.26万平方米,总场地面积为6957.83万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为125.77亿元。2003年末全省总人口7045.82万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为0.94平方米,全省土地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的体育场地面积为678.15平方米。当时正值我省举全省之力筹办十届全运会之际,此次普查成果无疑将会通过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促进全省在体育工作方面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第五次场地普查的结果和内容给本次普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参照,而“六普”工作也即将见证过去十年我省体育场地建设、体育事业的发展步伐。

 

 

地方动态

 

        12月4日,全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多市体育局在会后第一时间贯彻了会议精神,并马上投入到本地区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研究部署当中。

 

        常州市  全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常州市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会后第一时间在新华网、常州市政府网站等平台上宣传会议相关新闻,并结合市体育场地建设基本情况,发布市级六普工作启动信息。

        扬州市  扬州市体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电视电话会议后,市体育局局长华德荣迅速作出指示,要求体育局办公室牵头,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安排普查人员和经费,适时联合教育局、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召开会议,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此次普查任务,为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网络打牢基础。

 

信息通报

 

         请各市、县(市、区)普查机构定期将本地“六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至省六普办公室。              (省六普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