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2期)
贵州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培训班4月16日在清镇训练基地开班。为贯彻和落实“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摸清全省现有体育场地的建设、经营和使用情况,保障公民参与体育活动基本权利、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促进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共同下发的《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13年4月至8月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工作全国共选择了两省一市分别是贵州省、福建省和山东青岛市。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综合处薛万河处长、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调研员张会英、省体育局秦志浩副局长出席开班仪式。培训开班仪式由省体育局经济处陈晓维处长主持。
开班仪式上,秦志浩首先指出体育场地是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政府提供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的必备硬件条件。全面了解、掌握我省体育场地数量将更好地科学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推动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秦志浩强调本次普查,一要全面了解、掌握我省体育场地数量,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体育场地状况:即类型、结构、分布和使用管理等基本情况;二要为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育场地标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数据;三要为制定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四要了解、掌握全省体育场地发展变化特点,为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奥运争光计划(2011--2020)》,深化体育改革提供可靠基础资料。五要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对体育场地建设和使用实施宏观管理,调整体育场地以及建设投资方向和建设结构以及制定体育场地发展规划提供客观依据。
最后,秦志浩向学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精心对待这次培训;二是依法开展普查,确保统计数据准确;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确保信息交流畅通;四是要主要领导要加强重视,在经费上给予保障。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综合处薛万河处长在开班仪式上对贵州省体育局六普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他说近几年贵州体育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贵州依托山水环境,建成了漂流、徒步、登山、拓展、定向越野、滑翔、洞穴探险等山地户外体育设施,产生了较有影响的贵州山地运动特色;本次普查一是获取基础数据,为全国普查统计奠定基础,二是依据贵州山地户外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为标准和非标准场地的场地统计建立一个数据基础;最后薛万河对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提出了五个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方案落实、经费落实和宣传落实。
开班仪式后,薛万河、秦志浩、陈晓维、金开国、朱俊华以及九个地州市的领导在二楼召开了一个联席会,会上各地州市领导分别就做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所做的前期工作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交流,大家分别表示要认真对待这次普查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工作机构,编制工作方案;加强人员、经费、车辆、办公地点的保障要加强对基层普查人员的培训,把握统计的原则、范围,保证普查的质量;圆满完成这次普查工作。
本次培训班共有九个市(州 )、88个县(区)的211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