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射运中心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活动“讲述历史 宣讲荣誉”之《张山——巾帼不让须眉》
发布时间:2021-05-17  信息来源: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体育总局射运中心组织开展“讲述历史 宣讲荣誉”主题活动。通过组织青年干部参与宣讲中心荣誉,让中心干部职工和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更好地了解一代代射击射箭人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勇创佳绩的光荣历史,不断增强为国争光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更好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从射击射箭奥运冠军成长之路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在奥运赛场上为祖国赢得更大荣誉,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本期播出:《张山——巾帼不让须眉》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射击双向飞碟(男女混合项目)冠军

书香门第走出女篮后卫

四川南充,1968年3张山在这里出生。她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张山出自一个教师家庭,爸爸是中学数学老师,妈妈是幼儿园老师。像很多家庭一样,父母对女儿的期望都是好好学习,培养一下艺术细胞。张山很小的时候就是灯光球场上的歌手、学校文艺晚会主持人,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6岁那年的一次灯光球场演出时, 一个体校的篮球教练相中了张山——这孩子个子不高,但头脑灵活。张山的父母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女儿还有运动天赋。“练练球也挺好,强身健体。” 父母给张山的鼓励,就此促成了张山从文向体的转变。自此之后,6岁到16岁,每天早晨5点半小张山就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坐在哥哥的自行车上,终点是南充体校篮球场。去体校训练一个钟头,然后回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再去训练。

因为打篮球参加比赛,小张山15岁之前几乎将四川省内所有的地方都走遍了。高二那年,张山还代表南充市参加了省运会比赛。

从小的篮球训练,练就了张山非常好的身体素质,以及非常好的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张山的飞碟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练球的同时,张山也没有落下学业。那个时候,学习成绩优秀的她中学就读于当地很有名气的南充一中。家长和老师对她的期望是考一所名牌大学。

张山与射击的相识还真是充满了戏剧性。16岁高二那年,四川省射击队来南充选苗子,当时张山学业压力不轻,接到体校的通知后她也并没有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于是下课后她就比其他体校学生晚到了许多。当时射击队的教练在测试了到场的学生后并不满意,无意中发现体校墙上的学习成绩榜第一位的“张山”,于是决定“等等她”。

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而背着书包蹦跳进来的张山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张 山回顾那次测试至今还觉得十分有趣, “记得有种表格,每个格子里面写一个 从 1 到 100 的数字。测试人员给你掐表, 你要从 1 找到 100。第二个也是在一张纸上,从 0 到 9,比如说 1、3、5、8、0, 很多这种数字,一排一排的。需要你做加法,第一个数字是 9,第二个是 2,9 加 2 等于 11,你就在 9 后面写个 1,不用写 11,有时间限定……”这项考查的是注意力持久和集中的能力,以及反应灵敏度,是在测试人的神经类型。

张山的测试成绩在所有参加测试的体校学生中排名第一。四川省射击队的教练认为张山这个姑娘机敏、有灵气,是个可造之材。

16岁摸枪成绩突飞猛进

此前对射击一窍不通的张山面对省队的热情邀请,自己内心还是颇为挣扎。她曾经看到过体校里的射击队员们,一天到晚都要趴在那儿练习,这和篮球真是一静一动,区别太大了。父亲这时候显得很开明,“高三都没有课本,该学的已经学完,南充那么热,去成都集训权当避暑吧。一个月集训结束回来正好上高三”。于是张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暑期去了成都夏令营,参加了40天的省队训练。

没有想到的是,在成都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张山爱上打飞碟这项“静”的 运动了!这次在省队训练总共 10 个人, 最后考核张山排名第三,教练希望她回学校高考完再回来训练。当年 10 月底,射击队就找到张山,希望她能到队训练备战全国青运会。上学还是练射击?面对选择的关口,老师和父母都不大赞成她继续练。但张山权衡了许久,毅然决定去射击队。“我当时告诉父母,如果在  队里不行我就回来重新考大学。那时候如果拿了世界冠军还能上大学,可如果我去上大学,也许永远拿不了世界冠军。”

就这样,从 16 岁开始摸枪的张山, 就此和射击结缘,开始了自己射击的职业生涯。

许多年后,张山才意识到,曾经打过篮球对她的飞碟训练大有裨益。看起来打飞碟是站在那里不动,其实是全身协调的一种运动,而篮球可以提高全身协调能力。多年后张山当上了射击队教练后,她也会让射击运动员练一练投篮、传球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在省射击队,张山的成绩突飞猛进。不到一个月,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她的手下败将。4 个月后,刚刚把飞碟所有的靶位打完,第一周开始按比赛程序练, 她就打出了全国冠军的成绩。

1985 年全国青运会女子双向飞碟亚军、1989 年意大利世锦赛团体个人双料冠军……1989 年,张山被国家队教练刘继升相中,随后进入备战意大利世界飞碟射击锦标赛的集训队。在这届世锦赛上,张山以 214 靶的成绩第一次拿到了飞碟双向这个项目的个人世界冠军,并与队友巫兰英、冯梅梅合作,以 415 靶的成绩夺得女子团体冠军。时任国家射击队教练的江泽祥曾这样评价张山当时的表现 :“她的进步确实可以用神速来表达。”1990 年,张山继续着出色的表现,先是夺得第 45 届世锦赛的个人亚军,接着又在北京第 11 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双向飞碟的团体和个人两枚金牌。

巴塞罗那赛场百发百中

经过一系列冠军的“铺垫”之后, 张山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迎来了巅峰。在出征奥运会前,还出现了个意外情况。当时的国家体委下发了一个文件,说鉴于射击队队伍庞大,建议减掉两名射击运动员,取消两名女运动员去参加男子比赛的机会。所幸彼时双向飞碟是国家射击队五个重点项目之一,加之张山在之前国际比赛中的成绩优异, 射击队坚决要求保留张山的参赛名额。总教练在媒体接待日对记者们说 :“女运动员张山完全有可能在奥运会出演一场巾帼不让须眉的好戏!”

张山没有让人失望。在巴塞罗那训练场上的她如有神助,百发百中。前三天训练,她竟然没有脱过靶。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第四天,张山甚至和教练说:“我必须脱靶,现在心里发虚,再这样练下去我就吓死了!”然后张山上去打了一下脱靶,心里面感觉舒服多了。

中国女将训练时的好状态让外国人惊呆了。有外国的男运动员天天跟着她, “中国队有一个女robot(机器人)!”当时张山一直以为他们叫她 rabbit(兔子),“我还奇怪为什么是兔子呢。后来才明白他们说的是 robot,因为我训练时打得太好了,精确得像机器人”。

前两天预赛,张山又打出了全部参赛选手中唯一的 150 发 150 中!当无意中从旁人交谈中得知这一空前好成绩时, 张山吓到了,“这样的成绩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我当晚就有些失眠。但是冥冥中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打了 200 中,还梦到我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结果在半决赛,张山真的又打出了50 发 50 中的好成绩!资格赛 200 发200 中的成绩,把奥运纪录推向了无法超越的高度。张山回忆说,自己当时就像一台机器,根据已经设定好的一个程序,自由地在运转。在张山看来,其实奥运冠军也没有令她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的感受,她心里反倒是觉得,这个 200 中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其实直到今天我还是这样认为,200 中的成绩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决赛场上,张山仍然发挥了很好的水平,最后以资格赛 200 中,决赛 23 中,总成绩 223 中的成绩平了奥运会纪录, 并获得了冠军,第二至第四名的成绩是222 中。

225 发,223 中! 奥运金牌! 在当时还是男女混合的比赛中,这个川妹子力压两名男子选手,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青年宣讲人 | 冯鸽(后勤服务部)

指导老师 | 郑珊珊

音频剪辑 | 王展奇 彭丽霖 段怡君(实习生)

编辑 | 裴娓娓

校审 | 刘思会

审核 | 王树宁

文稿来源 | 《奥运冠军成长之路》

【关闭】【打印】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邮政编码:100763

联系电话:010-87182008 信访电话:010-87182116 / 87182045  网站联系电话:010-87182998 / 87182280

网站标识码:bm33000001 京ICP备050709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