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体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科学健身在行动

    早晨六点,准时出现在吉林省通化市玉皇山公园的晨晚练点,已经是69岁的边冬梅大妈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至今已坚持了7年。边大妈说,除了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聚聚、聊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健身辅导。“体育锻炼也是一种科学,人家那是专业的,尤其是我们老年人哪懂这些,自己在家瞎练,练坏了怎么办!”
    近年来,为了加快老百姓科学健身的步伐,通化市大力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设立了自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仅2011年就培训了256名二级、480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到目前为止,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近千人。
    通化的社体指导员队伍壮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科学健身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老百姓健身需求的提高,如何让群众不仅愿意练,更练得其所,练得科学,练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成为全民健身发展的关键。为了推进科学健身不断深入,十年来我国下大力气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训各级各类社体指导员75万余人,不仅成为体育主管部门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更是广大健身者的“良师益友”。通过他们的指导与帮助,全民健身活动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名市民就告诉记者:“最基础的像市民运动受伤,社会体育指导员就能简单地教我们怎么处理、包扎。运动时哪些动作不正确、有危害,他们都可以马上纠正,教我们合理正确的运动方式。”
    不仅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们也在科学健身中积极行动。在浙江杭州,当地武术协会就率先成立志愿者协会,连续十几年在世界太极拳月,组织武术体育志愿者队伍到全市各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免费送健康”活动。在天津,志愿服务在全市十个社区同时进行,志愿者深入到社区、公园、健身路径和老年人健身活动场所,教授各社区广大老年群众太极拳、健身秧歌和健身气功等健身方法,引领广大老年群众进行科学健身……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各种有组织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也鳞次栉比开展起来。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全民健身万里行”等,已成为科学健身志愿服务中的品牌活动,受到老百姓广泛欢迎。仅2009年和2010年,“全民健身万里行”就围绕“志愿服务社区百姓健身”这一主题,组织了一万余名职业健身教练,陆续走进35个城市的358个社区和22座城市的103所高校,开展了丰富的健身互动和义务的科学健身指导。
    不仅是活动,针对全民健身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误区及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为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国家体育总局还出版了一系列相关书籍、资料。如针对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的《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指南》,针对不同职业的《公务员健身指南》,针对不同慢性疾病的《血脂异常人群健身指南》、《高血压人群健身指南》等等,以及关于各种健身方法、锻炼方式的详细说明和指导书籍、光盘、音像资料。力求让老百姓在全民健身中能练有所依、科学锻炼。

(卢 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