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队伍逐步壮大共参全民健身服务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逐步形成一支以国家公职人员为核心,以体育社团、乡镇街道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工作人员为骨干,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健身场所从业人员为基础,专职、兼职和业余相结合的全民健身工作队伍。
各级政府在重视设立群众体育职能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同时,明确群众体育工作人员的编制和岗位,充实群众体育工作人员,使群众体育管理队伍逐步壮大。在加强群众体育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通过社会公开招聘考核,启用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众体育干部和工作人员,为群众体育工作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各级体育部门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注重抓好机关内部群众体育干部教育培训,借助各种重要的体育工作会议对群众体育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以会代训,使其统一工作思路、提高政策和工作水平;另一方面,普遍建立了干部培训制度,对各类群众体育管理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培训。
十年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通过规划和规范,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立完善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审批体系,编制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大纲》、《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确定了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建立了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评审机构,开展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评审、资格授予等工作。2010年,获得各级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695890人。
在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中,国家体育总局将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克服群众体育薄弱环节的重要突破口。2009年以来,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由过去的8个扩展到29个,征集、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标志,成立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扩大高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数量,修订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法规制度、培训教材,首次召开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会议,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跃上了新台阶。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主体,由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组成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者队伍,搭建广阔的社会参与平台,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吸纳有体育专长和志愿服务意愿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
(蒋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