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山东省新闻发布会在总局召开
![]() |
举办全民全运 共享发展成果一一山东省以奥运全运为契机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体系建设
山东省体育局局长张洪涛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体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迎接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指导思想。山东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的部署,结合承办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深入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活动。下面,我把山东省抓住北京奥运会特别是十一运会历史机遇,加快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把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纳入十一运会办赛宗旨
我省自成功申办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以来,就认真思考两个问题,即如何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全运会,全运会后给全省人民留下什么。经过认真分析,我省明确了十一运会“全民全运”的办赛主题。其内涵就是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把我省首次承办的全运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充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努力使筹办十一运会的过程同时成为全民健身大发展的过程,让全省人民共享十一运会发展成果。2006年,山东省政府与l7市政府签订了十一运会项目承办工作责任书,把全民健身与办赛、参赛工作同时作了部署。一是在全省实施了“两大工程”。即“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以济南为中心点,以1 7市为支点划分东部沿海、南部历史文化名城、西北黄河沿线三条线,在主要城市和部分城镇乡村,结合城乡规划建设和城市改造,建设一批室内外相结合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省行政村建设村级健身设施。二是健全领导体系。各市成立以市长为主任的赛区组委会,十一运会组委会和各赛区组委会下设群体工作部,负责落实责任书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制定了有关发展政策。新建全民健身设施项目与比赛、训练场馆享受同等政策,在选址、立项、规划、征地、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场馆建设省市相关规费原则上予以减免。从2006年起5年内,全省体育彩票公益金留成部分主要用于十一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
二、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健身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硬件基础,是当前阶段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主要内容。我们以“两大工程”为抓手,全力做好“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篇文章,推动健身设施
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努力扩张健身设施数量。省体育局自2006年以来,对“两大工程”进行了认真规划,“一点三线”工程启动了l57个项目,会同省财政厅出台了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各市认真落实责任书要求,加大了地方财政投入,两年来投入了13亿元,掀起了新一轮设施建设热潮。截至2007年底,全省17市都建成或正在建设市级全民健身中心,l40个县(市、区)中有97个建成了县级特色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了2万多个村的建设任务。同时,我们认真抓好十一运会l31座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即赋予这些场馆以全民健身功能,将其同时建成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首批试点2个市(淄博、临沂)20个学校;认真落实2004年颁布的《山东省全民体育健身条例》,在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规划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二)努力提升健身设施管理水平。在实施“两大工程”特别是重点项目的过程中,我省突破传统健身路径模式,积极推动健身设施的升级换代。在健身工程中尽可能扩大健身项目规模,多建设一些群众喜爱的健身项目设施;配套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国民体质监测站,为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健身指导服务;积极推进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引进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培育健身服务业市场主体,促进健身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我省已新建了一批全民健身精品工程。临沂市投资2亿元在沂河两岸建设了滨水百里健身长廊,全部开放为老百姓服务。日照市抓住承办全国水上运动大会的机遇,建设了占地7平方公里的高水平的水上健身公园。济南市制定了“四线多点式”健身工程建设方案,正在建设8项市级工程、7项区级工程、6个社区健身苑、3个乡镇文体活动中心示范点,总投资达2亿元。另外,潍坊市三河六岸健身带、烟台沿海健身景观带、曲阜体育公园等重点工程也都在加紧建设中。
三、蓬勃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主题活动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群体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为举办奥运会、全运会营造浓郁社会氛围的重要手段。我省围绕唱响“同行”主旋律,提出了“大型示范、小型受益、特色推动、主体多元”的工作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
(一)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共享全运”主题活动。从去年开始,我省将迎接奥运会和十一运会的大型活动和“全民健身月”等进行精心编排,由各市轮流作为主会场,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全省联动的大型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阶段有高潮,常年不断线。2007年,仅省、市体育系统组织的大型健身活动达594项。今年,我省又制定了612项活动计划。
(二)抓好各地的特色健身活动。目前我省各地都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全民健身品牌和特色活动,如潍坊的风筝节,泰安、青岛的登山节,青岛、威海的沙滩运动,菏泽的武术展演,日照和聊城的水上运动等。我们积极支持各地开展好这些特色活动,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注入新的内涵,扩大了品牌影响,推动了活动的开展。
(三)积极扩大活动组织主体。全民健身活动涉及千家万户,不能仅靠体育系统组织。几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把健身活动的开展纳入考核体系,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积极的协调服务、有效的政策机制,动员社会各界组织开展活动,形成了金社会联动、多层次活动的新格局。
四、着力提升基层体育服务能力
群众体育工作的着力点在基层。立足基层,提高基础性的服务能力,是体育行政部门推动群众体育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为此,我们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基层体育服务能力建设。
(一)加快基层群众健身活动组织建设。2009年前,我省计划将基层健身活动站点由2005年的3万个发展到8万个,同时将健身站点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我们在基层健身站点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每建成一个基层站点,配备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一支健身队伍,培育一个主导项目,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大型群体活动。
(二)加快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我省制定了2009年前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6万人、总量达到1 0万人的计划,在山东体育学院设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按照各市人口总数千分之一的比例下达年度培训任务,对各市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给予经费补贴。截至2007年底,金省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8万人。同时,我们积极协调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德州学院等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科目,努力培训一批具有高等学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三)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2009年前,我们将省、市建成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基础上,在所有140个县(市、区)建设监测中心,构建起完善的省市县三级网络。为此,省体育局扶持部分经费,并免费培训工作人员。2007年底,全省已有84个县(市、区)完成了建设任务,今年将全部建成。
抓住奥运机遇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 不断提升全民健身发展水平
青岛体育局局长周鹏举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特色鲜明的海滨城市,也是全国闻名的“田径之乡”、“足球之城”,并以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城市在国内外赢得了“奥帆之都”的盛誉。近年来,青岛群众体育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山东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举全市之力承办一届高水平奥帆赛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具有城市特点的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加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掀起了关注奥运、支持奥运,崇尚体育、踊跃健身的热潮,焕发了奥帆赛举办城市群众体育的生机和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抓住机遇,实施“千帆竞发2008”工程,掀起帆船运动新高潮。
青岛作为中国帆船运动的发源地,帆船运动有着深厚的发展底蕴。伴随着迎办2008年奥帆赛的发展进程,发展帆船运动,打造“帆船之都”成为青岛市委、市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带来了帆船运动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们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争取社会广泛支持指导原则,实施了“千帆竞发2008”工程。在市政府每年划拨300万元帆船运动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以“今日校园学子,明日奥帆之星”爱心奉献活动为切入点,面向社会广泛发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募集社会资金近千万元,购置了1000余条帆船,为帆船运动普及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和单位,积极开展了帆船知识进校园活动,先后建立了40所帆船特色学校和l00个青少年帆船俱乐部,培训了160名体育教师充实到帆船运动普及活动教练队伍,开展了帆船体验日、帆船培训、帆船夏令营等系列活动,成就了l000余名青少年帆船运动人才。在开展普及活动的过程中,为不断提高运动竞技水平,逐步建立起了学校、区市和全市三级竞赛体制,通过竞赛不断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竞技水平,调动青少年的训练积极性,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踊跃参加到帆船运动的行列,焕发了帆船运动的生机和活力,带动了青岛的帆船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此,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授牌我市为“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推广普及示范城市”。
二、科学规划,倾力打造全民健身精品工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迎奥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将建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议事议程,给予高度重视,按照“扩大建设规模,增加设施数量,缩小南北差距,提升设施水平”的建设原则,加大了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投入,因地制宜的实施了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构建起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并致力打造8分钟健身圈。同时,为提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聚集效应,采取政府财力、体育彩票公益金和上级体育行政部门的多方投入,以及社会各界的有效支持,结合山东省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群众体育“一点三线”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倾力打造全民健身精品工程,在人口相对聚集的区域都建有各具特色的体育健身中心场所,并以此辐射和带动各体育健身站点活动的开展。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有青岛黄金海岸健身长廊、市北区青岛体育街、青岛市全民健身中心、青岛市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四方区健身大道。其中,青岛黄金海岸健身长廊直接投资300万元,间接投资9700万元,在城区43公里沿海一线,将布置四区、四廊、十点共l8个健身区域,不仅拥有完善的全民健身功能,而且成为滨海一线增添了一处靓丽景观。已经投入使用的青岛市北区体育街,是在1000余米的城区排污沟上设置了乒乓球活动区、篮球活动区、笼式足球区、快乐体育区等6个功能区,安装了48种体育运动器材,使昔日臭水沟变成了今日健身苑,成为我市构建城市特色体育健身设施的代表之作,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前来参观的兄弟城市,乃至国际奥委会官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建的计划投资5800万元的青岛市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设有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网球等ll个健身项目;青岛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计划投资1100余万元,依托占地68000平方米的体育建设广场,设置了健身路径、地掷球、羽毛球、台球、乒乓球等近20个体育健身项目。上述工程地实施,必将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提升我市全民健身设施水平。
三、精心组织,全力打造全民健身精品活动。
伴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和迎奥工作的发展进程,青岛群众体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近年来,根据青岛山、海、城特点,因势利导,我市每年举办的l00余项市级以上的全民健身活动和l000余项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实现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的目标,逐步培育和打造出具有青岛城市特点的、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旋律,营造了浓郁的奥运城市体育氛围。其中,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在社会各界引起普遍赞誉的青岛市全民健身万人健康跑、全民健身万人登山、全民健身万人健步行、全民健身万人横渡汇泉湾、沙滩体育健身节和社区健身节等活动,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体育健身节日活动,直接参与的群众达百万之众。其中,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全国群众登山大会启动仪式暨青岛市全民健身登山日活动,在全市开放的30余个山头公园和景区,直接参与群众达十万余人。青岛市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与关注,连年荣获全国“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优秀组织奖”和全国群众登山大会最佳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