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刚才,郝远省长助理把甘肃的情况做了概要介绍,下面,我侧重向大家介绍实施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的一些情况。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横贯全境的重要省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地理环境多样,从东到西横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形成了一条绵延1800多公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长廊,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为我们依托丝绸之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加快甘肃体育事业发展步伐,我们于2003年正式提出建设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这一体育发展项目。
我们实施这一项目的基本思路是:唱响全民健身主旋律,以体育场馆建设为基础,以创建体育品牌赛事、品牌活动为亮点,以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丝绸之路沿线市(州)、县(市、区)为实施重点,形成一个辐射全省,带动城乡全民健身活跃开展的体育发展项目。实际上就是一个体育场地、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下农村、进社区工程,是全民健身活动上档次、提水平的工程,是体育与文化融合发展、和谐共建的工程。
我们提出建设的具体内容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求每一个市(州)新建一个综合体育馆、每一个县(市、区)新建一个体育活动中心、每一个乡建成一个文体活动站、每一个行政村建成一个篮球场。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工程。
在品牌活动建设方面,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我省的地域和文化优势,逐步创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体育品牌赛事和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以此创新群众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也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总体要求是建起一个体育场地,就要配套完善一个体育组织,带动一方体育活动,为群众撑起一片健身的蓝天。
这一工程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总局的重视、支持下,一些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体育场馆设施快速发展。全省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四个一”工程,把体育场馆建设作为重要项目来抓,形成了互相竞争的发展势头。近三年来,实施篮球下乡、乒乓球进社区工程在农村新建标准化篮球场900个,累计达到1860个,在城市社区新安装乒乓球台1300副;新建全民健身路径376条,累计达到511条。尤其是通过实施“雪炭工程”和民康工程(累计达到14个),一些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全省各地也加强了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景点体育设施的配置和建设。比如兰州市投入1100多万元在黄河风情线上建成的兰州体育公园,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优秀体育公园。在风景优美的40里黄河风情线上每天有数万名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构成了丝绸古道上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今年,我们已全面启动千乡镇农民健身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省90%的乡镇建起文体活动站;计划再用两至三年时间在全省推进万村农民健身工程。使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二是创建体育品牌形成亮点。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甘肃省逐步形成五大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这就是嘉峪关的铁人三项赛、甘南的“格萨尔”赛马大会、临潭的万人拔河、天水市的伏羲文化节・武术比赛、定西市的贵清山全国攀岩精英赛。嘉峪关市提出打造丝绸之路西部体育名城的构想,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铁人三项积分赛,去年举办了铁人三项亚洲锦标赛和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不仅对当地文化、旅游带动很大,而且对全省的体育工作促进很大。特别是临潭的万人拔河赛和甘南“格萨尔” 赛马大会,已成了当地各族群众盛大的体育节日,临潭的万人拔河赛参与的群众去年达到10万人之众,被载入上海世界吉尼斯纪录,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
今年,我们将继续抓好这几个品牌赛事举办工作。
6月19日至23日,将由甘肃省政府主办,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甘肃省体育局、天水市政府和有关方面联合在天水市举办全国农民武术大赛暨中国・天水伏羲武术大会。
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作为伏羲文化重要内容的伏羲武术源远流长,天水市广大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尚武习艺的传统,民间武术活动十分活跃,天水市甘谷县、武山县被原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省政府对这次比赛非常重视,5月15日甘肃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天又在这里向全国发布这次比赛筹备情况,我们要把这一赛事推向全国。
另外,我们将于6月16日至18日在举办贵清山全国攀岩精英赛;将于7月14至18日,在我省旅游胜地冶力关举办全国拔河比赛暨甘肃万人拔河展示赛(总局已决定把甘肃的万人拔河民族传统品牌赛事拍成电视专题,奥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示);将于8月11日至13日举办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积分赛;将于8月13日至17日举办第四届中国・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这些赛事我们都将突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体现甘肃人民喜迎奥运、重在参与的风采,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营造浓郁的体育氛围。
三是通过实施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工程,进一步完善群众身边组织,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制度化和普遍化。目前,省、市县四级都建起了农民协会组织,各级体育社团组织发展到了414个,各级体育社会指导员发展到了18306名,各类群众晨(晚)练点发展到了3000个。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980多万人,已占全省人口的37.6%。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体现了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心愿。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的宣传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加快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建设步伐。
我们坚信,有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必将结出丰硕果实,为老百姓尽情享受体育生活创造一个优美的去处。
古老神奇的丝绸之路因体育而更具魅力!欢迎各位领导和记者朋友们长来这里采访、观光。让我们共同踏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之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