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伦敦东郊的北格林尼治体育馆,中国体操女队的小姑娘们低头走下赛场,邓琳琳、黄秋爽还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操女子团体冠军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第四名,中国体操女子团体究竟怎么了? 我们可以将失利归结为“意外”:毕竟让邓琳琳失误的平衡木以及让黄秋爽失误的自由操曾经是中国体操女队的“拿分项目”;而罗马尼亚女队又偏偏在平衡木和自由操都有超水平发挥,进而让中国女队失去了赢得一枚奖牌的机会。但除了这些“意外”,实际上中国女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首当其冲的就是跳马项目的短板:程菲因伤无缘奥运会,让中国女团的跳马劣势愈加凸显出来——决赛出场的三名中国选手,得分最高的也不过是睢禄的15.366分,邓琳琳和黄秋爽则只有13.766和13.800分,仅这一项,中国队就落后美国队2.367分,落后罗马尼亚队2.317分。 其次,在传统优势项目高低杠、平衡木上,中国队的稳定性也一直不好:虽然高低杠得分中国女队排名8支参赛队第一,但在之前两届世锦赛上,我们的得分都偏低,最主要原因就是队员频繁出现失误;而邓琳琳在平衡木上的落地更是让中国女队失去了竞争奖牌的机会。队员们还是没能过好“心态”这一关。 与此同时,青黄不接的中国女队也在遭遇“无核”的尴尬——程菲退出之后,甚至就连女队教练陆善真都承认,这支队伍没有人有能力成为“领军人物”,赛前指定的队长邓琳琳反倒在平衡木上失误,让中国队4年的努力功亏一篑,而全能选手黄秋爽以及年龄最大的何可欣,也同样没有做到在危急关头将队伍扛在自己肩上。 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中国体操女队的姑娘们,她们在训练场洒的汗、流的泪、出的血看在所有人眼里。只是希望困境中的中国女子体操队可以尽快找出解决办法,紧跟男队的脚步,重塑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的辉煌。 (林 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