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秒——男子4×100米接力的一道“坎儿”。早先有人预计,其实刘易斯时代的美国队就有实力突破这道坎,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有三四人百米能跑进9秒90,配以完美的交接棒就能突破37秒,但世界纪录在当时定格在37秒40。直到博尔特2008年横空出世,率牙买加接力队逼近了37秒(2008年37秒10、2011年37秒04)。 北京时间8月12日凌晨4时,这道“坎儿”终于被突破了。在“伦敦碗”最后一项——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牙买加队跑出36秒84的惊人成绩,一举突破37秒,卫冕成功。美国队也以37秒04,追平了前世界纪录。 虽说牙买加队实力无与伦比,但这项接力的对抗仍有悬念——美国队今年强势复苏,加特林、盖伊回归,新人贝利涌现……就连前一日的预赛中,美国队未派主将的队伍都跑出预赛第一、破美国纪录的37秒38。而且美国女队在前一日也以40秒82的成绩,把保持了27年的女子4×100米接力世界纪录提高了0.55秒。看得出,美国队此番不想空手而归,在交接棒训练上一定有所强化。 决赛中,牙买加队和美国队分居六七道,双方阵容如下: 第一棒,牙买加队——卡特,百米赛季最佳9秒95 VS 美国队——基蒙斯,赛季最佳10秒02; 第二棒,牙买加队——弗拉特尔,赛季最佳9秒94 VS 美国队——加特林,赛季最佳9秒79; 第三棒,牙买加队——布雷克,赛季最佳9秒75 VS 美国队——盖伊,赛季最佳9秒80; 第四棒,牙买加队——博尔特,赛季最佳9秒63 VS 美国队——贝利,赛季最佳9秒88。 牙买加队是延续了2011年破世界纪录(37秒04)的阵容,而美国队的安排也还算合理,基蒙斯启动快,加特林速度能力强,盖伊弯道好且他习惯于跑第三棒,贝利是新人具有冲击力。 发枪后,基蒙斯启动很快,并且在交棒时,领先于卡特;第二棒加特林也略占优势,在交棒时也领先弗拉特尔。 但从第三棒开始,布雷克就没有给对手机会,他上来没几步就超越了外道的盖伊,冲劲、力量十足,而盖伊则显得不兴奋,他这一棒全然不在状态,之前的优势荡然无存,交棒时已然落后。但博尔特接棒时有些求稳,且接到棒后又把棒从左手换到右手,出发时和贝利并驾齐驱。 这样一来,悬念就解除了,博尔特的速度无敌可超。他完全以压倒式的节奏率先撞线,贝利猛追也无济于事。最终,牙买加队的成绩定格在36秒85,经调表后,确定为36秒84,将原来的世界纪录提高了0.2秒。美国队的成绩也达到了37秒04,新的全美纪录。 第四棒,最后一百米博尔特用时8秒78、贝利8秒97(均为启动计时)。 可以说,美国队的交接棒技术胜过牙买加队,而牙买加队的个人绝对实力更胜一筹,若能再完善交接棒技术,完全可以再提高一个层次。 加拿大队以38秒07第三位冲过终点,但被判犯规,无缘奖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以38秒12获得铜牌。 亚洲劲旅日本队以38秒35获得第五名。 (信息员 窦雨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