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成在全国运动员文教和保障电视电话会上的发言
在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校长 李贵成
(2012年7月3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什刹海体校就探索体校办学规律作一简要汇报。
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校至今,我们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全面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一手抓运动员文化教育,一手抓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培养出了马燕红、王涛、冯坤、张怡宁、罗微、滕海滨、何可欣等40名奥运冠军及世界冠军,每年应届毕业生的升学、就业及输送各自所占比例约为1/3,且升学比例在逐年上升。国办转发《指导意见》以来,我们围绕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重点强化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精心打造完整教育体系
针对在校运动员年龄6-30岁不等的实际情况,学校通过与普通小学联合办学,建立纳入普教系统的初中和中专,鼓励中专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等方式,形成了学习渠道畅通完整、教学质量基本达到国家要求、高等教育阶段不空缺的完整教育培养体系。同时,建立了配套的“文化课成绩准入”、“补课”等制度,如运动员入校需进行文化课摸底考试,外出训练比赛回校需补课,这些手段确保了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连续性、系统性。此外,依照体校实际情况,在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和教材选用等方面,确保主课与普教系列保持一致,其他课程采取讲座、应用校本教材教学等方式进行。
二、切实提高文化教学质量
主要从教学环节监控、师资力量培养、学习时间保障、教学设施完善、属地资源利用等五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检查教师教案、督导听课、组织公开课等手段,评价教学目标、思路、方法、效果等是否合理、清晰,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定期进行“学生评教”调查,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二是将教师的业务学习、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纳入普教系列,确保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与普教一致。三是通过科学选材、严把入口关和科学训练、严把质量关两方面缩短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果,为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提供保障。四是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建设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馆等,为文化教学提供硬件保障。五是通过与什刹海小学联合办学、与北京三帆中学共建、共享北京四中实验室、邀请名校教师来校上课、与普校教师进行业务学习结对等方式,让学生共享属地内优质教育资源。
三、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一是本着“德育为先、全面育人”的理念,确定“每月一主题”,通过国旗下演讲、广播、板报、校报、校园环境布置等手段,培养学生高尚品德。二是通过邀请名人来校演讲,举办防火卫生知识讲座,聘请法制副校长,心理辅导,参观国家博物馆、垃圾处理厂、少年管教所,读书、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法制、安全、人文、科技、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确保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三是以建校50周年为契机,总结归纳50年学校传统文化积淀,提炼出学校独有文化体系,即“祖国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细节意识”、“什刹海人意识”等,并将其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活动中,增强学生归属感、凝聚力。
下一阶段,我们将根据本次会议精神,继续把《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开创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