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沙会主办城市-山东省海阳市

        海阳与海洋都有一个“海”字,说明与海是有缘分的。据《登州府志》记载:“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所以海阳市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它位于中国北方著名海滨城市烟台、青岛和威海的中心地带,作为北太平洋西海岸线上的沿海城市之一,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海阳总面积1886.8平方公里,人口约66.4万,从地图上看,海阳城区并不靠海,它距青岛、烟台、威海三个沿海城市的直线距离恰好都在120公里,走高速公路都是一个小时的车程。
        然而海阳却有230公里的海岸线,有不可多得的凤城万米黄金海滩,距县城还不足十公里,凤城已经成为海阳的旅游度假区。
        熟悉海阳的人都知道,这儿曾是抗日战争的根据地,《地雷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97年海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阳大秧歌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山东省唯一节目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
        海阳历史悠久,自古民风敦厚豪爽。正因如此,才孕育出海阳多彩的民间文化,海阳大秧歌就是典型的代表。大秧歌在海阳几乎是家喻户晓,很多村镇都有秧歌队,家中老老小小齐上阵的场面时而见到。
        海阳大秧歌之所以有如此显赫的位置,一是它的历史悠久,二是它的阵容强大,花样繁多。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大秧歌有560年的历史,后经当地民间艺人结合民间神话传说与武术、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逐渐演变形成今天的“秧歌”阵势,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秧歌队走村窜巷,拜乡新,“拉大场”,“摆阵势”,扭得个风风火火。海阳秧歌除了扭摆出各种舞蹈姿势外,还可以边唱边舞,有带队的唱,有扮相的唱,好不热闹。
        除了远近闻名的大秧歌,海阳也是螳螂拳的发源地之一。海阳螳螂拳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史实表明,螳螂拳是清朝嘉庆年间出现在海阳的,并由李秉霄收徒传艺。经考证,螳螂拳的起源与海阳大秧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海阳大秧歌》载:清乾隆年间,海阳大兴习武之风,村村设有拳房,庄户后生多练八卦、螳螂之术,渐渐地,拳术被艺人借用到秧歌队表演之中,有些武术动作被男性角色吸收运用,形成新的表演风格。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