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藤球产生于公元9世纪的马来地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藤球也在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比如菲律宾、泰国、老挝等。藤球融合了排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的特点。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藤球场地长13.4米,宽6.1米,场地上空8米内不得有障碍物。球场中线处有球网。球为圆形,用天然藤条或塑料条编成,球重170克-180克(女子为150克-160克)。
队员可以用脚、腿、肩、头等控制球,但不能用手。一局比赛先得21分将获胜。若20平时,须领先对方2分方能获胜,最高比分为25分。如果双方各胜一局将进行第三局比赛,比分为15分。若14平时须领先对方两分方能获胜,最高比分为17分。
室内藤球和沙滩藤球与中国均有不解之缘。室内藤球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经过国际藤联的不懈努力,从2008年开始,第一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就设立了沙滩藤球项目,此次在海阳,是沙滩藤球第三次登上亚沙会的大舞台。相信随着海阳亚沙会的成功举办,沙滩藤球的名字会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变得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