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老旧城中村 今日健身“打卡地”——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今与昔

  在西安古城墙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之间,西安火车站改扩建项目还在施工。借助全运会的契机,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改造升级,让西安这座古城焕发出青春的模样。特别是雨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愈加青翠欲滴。
  “以前人家一听说是道北的,根本就不想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工作人员刘婷说,原来在火车道以北的这片棚户区,真是出了名的。
  “最早的时候这里是先锋村,改造之后他们在几年前就回迁了,你看那一片就是,现在叫先锋花园。”家住附近的乒乓球爱好者赵全胜,指着不远处一片住宅楼说,“从那到这里没多远,我家比这个住宅区还要稍远一点,但是骑电动车十来分钟也就到了。”在紧邻大明宫北城墙遗址的乒乓球场地上,赵全胜和一群球友在打乒乓球,“这个场地建成至少有十年了,不过以前地面已经不行了,最近又进行了提升改造。”赵全胜说,其实不只是现在打球的这片场地,感觉身边的很多体育设施都更新了,健身更方便了,“全运会给西安、给我们的生活确实带来了很大变化。”
  乒乓球场地的改变只是陕西近年来深入推进提升健身设施、发展体育组织、创新健身指导、开展健身活动、组织群众赛事、弘扬体育文化、全面开放场馆、推广智慧体育等一系列全运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场地设施的更新和完善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这样的“网红”地段“打卡”,同时也让赵全胜有了新的球友。现今住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附近的王宇还处于乒乓球学习阶段。“我打乒乓球的时间不长,以前主要的健身方式就是跑步。我记得当初刚搬过来的时候,公园里的很多树还没长好,功能还不是很健全,不过这里有健身步道,我长期坚持在这里跑步。”王宇的老家在西安市的郊区,如今他已经习惯了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邻的日子,“家人平时也经常在这里休闲健身。”
  除了乒乓球场,一片片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也陆续在全运会到来前完成了升级改造。“除了原来园区内的更长的健身步道,我们在这片体育设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修建了健身步道,分设了适合不同类型人群的休闲健身区、力量健身区、智能健身区。”曲江大明宫保护办社会事业部副部长寇江磊指着智能健身设施上的太阳能电池说,“遗址保护对线路的预埋深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这些设施都是采用太阳能供电。”
  “从2010年10月1日开园至今,已经快满11年了,借助西安举行全运会的机会,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也在进行新一轮的提升改造。这是一处建在城市中心的公园,仅绿地面积就有3100亩。”刘婷说,2/3的公园面积是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的,另外1/3的面积根据遗址保护的需要进行收费限流开放。
  昔日遗址之上人们避之不及的老旧城中村,如今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更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网红”健身休闲乐园。(转自5月19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