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普查工作情况介绍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体经济字[2004]57号)精神和江西省体育场地普查办《第五次全省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各级体育部门在省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周密部署和悉心指导下,发扬井冈山精神,从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领会第五次全省体育场地普查的目的意义,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于2004年2月9日-4月15日,历时两个多月,经过组建机构、筹措经费、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动员、选调培训普查员、上门询问、查找资料、实地测量、综合汇总等步骤,对我市的体育场地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通过普查,摸清了我市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情况,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体育场地提供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基础数据,为调整体育场地建设投资方向和建设结构以及制定体育场地发展规划提供了客观依据,按时间、保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省里布置的我市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到位
自2月初全省训竞工作会议回来后,我局党组书记、局长简世平同志就把普查工作列入了今年局里的首件重要工作。一方面,立即成立市普查办公室,明确局办公室承担主要日常工作,要求立即准备,尽快着手。另一方面,及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得到市政府领导的支持。同时召开了局领导办公会,专题研究普查工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在彩票公益金中拿出3万元作为配套启动资金。紧接着又召开了局机关及下属单位人员动员会,强调要利用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契机,宣传体育工作,摸清全市体育场地的底数,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的高度重视,加大对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力度,为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使普查工作成为今年我市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3月7日下午的动员会上,市政府李庐琦副市长因外出开会委托分管秘书长龙波舟同志到会作了动员讲话,市统计局的领导就普查统计有关问题作了专题讲话,简世平局长就普查的目的、意义、操作步骤等作了强调,要求全市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要不错一张表格,不漏一个场地,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争创第一的好成绩。提出要“树立一个目标,强化三项措施,达到四点要求”。“一个目标”即:要求市、县(市、区)两级普查办都要树立全力以赴,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工作不遗余力,力求尽善尽美。敷衍塞责、马虎了事、检查发生问题者要追究责任。“三条措施”:一是各县(市、区)要迅速成立一个精干务实的普查机构。根据本地情况,拟定具体方案和措施,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二是要组织建立一支精干的普查队伍。三是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四点要求”即:一是全体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普查工作的目的意义,胸怀大局。二是工作要认真细致,保质保量。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注意工作方法。四是要注意勤俭节约。经济上精打细算,工作上注意成本。
在宣传工作方面,我们紧扣体育场地普查的目的和对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这一要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组织各方力量加大宣传力度。3月9日在《井冈山报》头版刊登了《我市开展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消息;3月10日-11日连续2天在吉安电视台一套、二套播出了“我市全面开展体育场地普查”的新闻;泰和县悬挂了“开展第五次全县体育场地普查”的宣传横幅;吉安市体育局为每个普查员配备了印有“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字样的宣传袋,既是“工具包”又是“通行证”,努力营造“人人知普查,人人助普查”的良好氛围,以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做好普查《简报》的编印工作,共编印了三期体育场地普查《简报》,以设计新颖,内容翔实,信息及时受到普查工作人员的欢迎,成了他们了解普查信息、交流普查方法和经验的重要渠道。市普查办公室组织专人为省普查《简报》投稿,力求体现快速、高效。普查期间,共投稿8篇,大部分被刊登或采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人们对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认识,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配合普查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还实行了局领导分片包区负责制,市体育局机关干部人人身上有担子,责任到人。强调:不论是谁,只要场地普查工作需要就要主动靠前。普查办建立了普查工作日志,记载了每天的工作进展情况,并作为衡量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和奖罚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与省普查办、县(市、区)普查办的联系,快捷地传递普查信息,当即购置了一台传真机。在一些具体的工作环节上,局领导作为特事特办,当时请示,当即答复,保证了工作的高效率。各县(市、区)体育部门的领导在动员会结束回去后,当即召开会议,迅速布置任务,积极开展工作;把普查工作列入了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从组织机构、经费保障和人员抽调三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吉州区体委为普查人员解决了交通费,提供了适当的外勤补助;吉安县每个普查小组都有一名县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参加,万安县、泰和县、安福县都抽调了教育部门的同志参加普查工作等等。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使得各项工作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二、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制定方案,搞好培训
由于这次场地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我局把此项工作列入今年的首要任务来抓,全局上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当作突击性的任务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2月27日,省培训班结束的当天,普查办主任(联络员)李国兰同志,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工作,组织拟定了《关于开展吉安市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的通知》、《全市体育场地普查实施方案》、《吉安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计划》、《吉安市体育场地普查培训方案》、《吉安市体育场地普查奖励办法》、《关于召开全市体育场地普查动员布置会暨培训班的通知》等七个文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下达到各县(市、区)。普查工作伊始,我们达成了一种共识:办好了培训班,培训好了骨干队伍,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是搞好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普查员熟悉普查登记表的内容,理解普查登记表的各项指标,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培训一名基层普查员就等于培训了一个普查组。因此,分管领导黄新刚同志和普查办李主任认真分析、充分酝酿后抽调了一批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在体育部门工作时间较长,参加过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有一定统计知识的同志组成了普查员队伍。培训期间,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培训名额5人,吉州区8人,局机关人员全部参加,并要求各县、市、区体育局领导不得请假,培训人员只能超过,不能减少。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参加省培训普查员的骨干桥梁作用,让他们授课、讲解、释疑解惑。受会议气氛感染,在会场休息时,就有一些县市区体育部门的领导坐不住了,询问着能否再多来一点人;个别原以为“搞过几次场地普查不过如此”而没有如数派员的县市,也立即电话通知增派了培训人员。按照日程安排,动员会议结束后,各县(市、区)的局领导可以不参加培训,由于达成了共识,他们都坚持留下来参加培训,从理论讲解、实践的测量,甚至卷面的考试,无一缺席,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因此,培训班原计划为80余人,到最后是109人参加了培训。书面考试结束后,分管领导和市普查办的同志对试卷的内容进行了现场集中解答,市体育局的领导自始至终参加了培训班;模拟测量的过程中,也都亲临各实习点进行督促。这种认真的程度是多年来少有的,也是其他培训班所不能比拟的。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场地普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严格程序、勤奋工作、讲求方法、注重效率
3月9日我市培训班结束后,我市所辖的十三个县(市、区)迅速行动,围绕“争创一流”的目标,有序地全面铺开了普查工作,较好地体现了三个字:快、准、清。
快:即办事效率高。一是传达信息快。2月初,在省里尚未召开动员会之前就已作布置,成立了吉安市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二是准备培训快。省里的培训刚开始,我局已根据全省动员暨布置会议的精神,着手准备组织市级普查员培训。三是县、市、区展开普查快。将普查任务时间紧等困难,变成一鼓作气,趁热打铁的有利因素。市级普查培训班结束的当天下午,吉州区就召开了任务布置会,全员出动,每个人都是普查员,各小组都持有区政府开具的介绍信和所分片区街道领导签名的批示,各社区派员积极配合,深入街道、楼院、企事业单位进行拉网式的调查;万安县设立了专门的普查办公室、配备了专车、选调了8名专职人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把场地普查当作突击性的工作来安排;吉安县9日下午就一边起草下发文件,一边由普查骨干带队,分片进行普查,与乡教育办公室的同志一道对一些乡村中、小学的场地进行普查;井冈山市根据地域宽和宾招单位多的特点,分茨坪和龙市两个工作站点开展工作,选用业务熟、思想好、肯吃苦的同志担任组长,严格按照市普查办的要求在时间上尽量往前赶,安排双休日时间,在宾招单位进行调查。四是上报表格快。至4月1日,已有10个县、市、区将表格送来进行了第一轮审核。
准:即数据真实,填写准确。一是实行分片包干,责任明确,进行地毯式、拉网式调查,避免了重登、漏登现象。二是有关单位大力配合,学校有教育局同志参加,乡镇有当地政府协助,街道有社区的同志随行,有效防止了错登、漏登。三是对每一个场地都进行了实地测量,确保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四是每块标准场地都绘制了简图,便于校核。五是严格审表,确保质量。实行预审、复审、交叉互审,层层把关,杜绝错误。
清:即表格清楚。为了及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确保所填的各项数据指标一致,表格工整,我们要求先将数据记录在场地测量草表上,回到单位再统一计算、填写,在登记表上保证了表格清楚,确保了普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3月26日起对各县(市、区)的登记表进行预审,推广好的样表,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补课。
为调动广大普查员的积极性,我局在彩票公益金中拿出了3万元作为配套资金和奖励基金,制定了奖励办法,奖励50名市级先进普查员。切实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大多数普查员能按照市普查领导小组的要求,做到脑勤、嘴勤、腿勤,进行文明普查。遇到不太理解的单位或个人,能耐心地宣传体育场地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大多数普查员都放弃了休息时间,白天室外丈量、询问、调查,晚上整理填写表格,有问题及时向市普查办咨询。有时在绘制草图中,对某个数据产生疑问,第二天又返回场地重新测量;有时为加盖一个公章,查询单位代码,要往返场地所属单位、标准计量局、机构编制部门3-5趟;有些同志还常常加班至深夜。在这乍暖还寒、细雨霏霏的早春季节,我们的普查员走乡串村,爬山越岭,奔波在泥泞的山村小道上。不通公共汽车,他们就租用摩托车,一天的行程达百余里,每天都是一身尘土一身泥。调查环境之复杂,工作难度之艰辛,也是多年来不曾有的,有普查员戏谑地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部门最艰难的一项工作了。
四、加强督查、提供服务、团结协作、确保质量
督促检查是切实提高普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普查过程中,我们一直得到了省局领导和普查办的帮助和支持,省普查办沈燕华主任在普查工作中期,亲临我市指导工作,并到实地察看,对我市的工作态度、程序、方法等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激励我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此项工作中。省普查联络员三次来到我局,从培训班上讲解指标,到实地探讨测量方法以及亲自审验登记表等,给予了我们工作上极大的帮助。
为了确保质量,市体育局也加强了督查、审检工作。一是加强督查。把全市十三个县(市、区)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片区,每一个片区由一名副局长和一名科长负责督查联系。从3月23日起赴各个县(市、区)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全面检查各县(市、区)的场地普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肯定成绩,推广一些好的经验,促进了普查工作。二是严格审核。为使登记表各项指标明确,口径一致,市普查办对各县(市、区)送交的表格实行统一审验,严把质量关。对数据和表格提出了严格按规范化填写的要求,不合格的坚决要求返工。通过严格督查,普查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收到好的成效。
在普查工作中,市普查办公室的同志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地做好了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工作。要求24小时开通手机,及时解答疑难问题,拿不准的,向省普查办请示后当即答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电话通知各基本普查单位,竭尽全力,服务于一线,服务于基层。在审验各基本普查单位登记表期间,市普查办主任李国兰同志带领办公室人员,连续半个多月中午没有午休,晚上加班至深夜。抱定“不要让时间在我们这儿耽搁,不要让差错在我们眼前放过”的态度,辛勤工作。让我们深感欣慰的是,省普查检查小组在对我市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抽样检查后,对于我们各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市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圆满地结束了,通过体育场地普查,体现了我局领导班子较强的号召力和战斗力,营造了上下步调一致、协调工作的氛围,锻炼了体育队伍,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地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谱写我市体育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