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经验
(一)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解放军、武警部队和铁路系统采取条条普查,其他地方采取块块普查,组织工作方便,切实可行,易于真正落实。
(二)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将各行各业、各级各类体育场地,包括解放军、武警部队等场地列入了普查范围,基本做到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普查。
(三)第四次普查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由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农业部、铁道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参谋部组成,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证,便于开展工作。
(四)汇总数据时首次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进行,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五)场地录入时采用了场地代码,数据处理速度加快。
(六)普查经费落实,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主要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开展工作时难道较大。
(二)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和完善,直接影响了数据质量和普查进度。
(三)没有适时开展必要的宣传工作,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增加了普查的难度和实施调查人员的工作量。
(四)经费数量不足、不到位,致使普查难度加大,数据质量低,速度慢。
(五)普查员培训工作力度不够,致使普查工作不够规范,影响了普查工作的质量。
(六)普查的口径、统计方法不一致,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
(七)没有进行普查试点工作,缺省了十分关键的环节,普查工作全面推开后出现的盲动和意想不到的问题较多。
(八)没有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列入实施方案,没有监控措施,普查数据质量没有评估,普查数据的精确性在一定范围内受到质疑。
(九)没有将以全民健身为主的其他场地列入普查范围,缺了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十)没有将经济类指标和活动类指标列入普查项目,导致无法对场地的建设、运行、开放等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