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话冰雪——全力以赴确保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备工作一直备受外界关注。连续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及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代表委员就冬奥筹办展开热议,纷纷建言献策。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接受采访时表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施工管理、材料保障等工作,确保所有竞赛场馆年内完工。张建东称,北京已经从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准备测试赛、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前谋划做好准备,全力以赴确保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冬奥筹办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型制冰系统、压雪机、浇冰车等需境外进口的设备器材生产运输可能滞后,设备器材安装调试、场地认证等工作必需的外籍专家、技术人员难以顺利来华。”张建东坦言,疫情给冬奥会的筹办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影响,冬奥组委也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张建东表示,北京冬奥组委将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以我为主、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无论未来出现什么情况,都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同时,及时研判形势,调整策略,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方式方法,全力以赴,扎实工作,确保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
目前,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备受关注。对此张建东表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施工管理、材料保障等工作,特别是继续加强与国外供货商“一对一”对接,随时掌握生产情况,并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境外设备器材运输通关、外籍专家来华服务、场地认证等工作,确保所有竞赛场馆年内完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场馆同步完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也透露,北京冬奥会筹办已经进入测试就绪阶段,这一阶段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共要完成4个任务。一是主要场馆和基础设施投入使用,组织系列测试赛对各项筹办工作进行检验。进一步完善各业务领域运行计划、场馆运行计划、赛时指挥主运行中心运行计划、城市整合计划,并制定详细的风险应急方案;二是启动开闭幕式表演创意和排练准备工作;三是开始公众门票预订,发布奖牌设计方案,发布火炬传递会标和路线;四是开展志愿者招募和培训。
世界转播商大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开放日等重要会议和活动线上如期举办;北京冬奥组委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及时调整创新,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以视频形式保持密切联系。与此同时,校园招聘云面试启动,冬奥会色彩系统和核心图形揭晓,可持续性计划发布……“可以说,冬奥筹办逐步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了工作没间断、力度没减弱、标准没降低。”张建东这样总结。
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今年冬奥会大部分竞赛场馆将达到测试赛要求,冬奥森林公园将开门纳客,冬奥口号、奖牌和火炬设计方案会陆续征集,开闭幕式创意团队正在组建……冬奥筹备也将驶上“快车道”。(转自6月5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