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剑中心防疫纪实系列报道之五:

发布时间:2020-04-29    文章来源: 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

  在疫情防控这个特殊时期,中心迎来送往了一拨又一拨国家队。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入驻“绿区”还是“红区”?中转还是驻训?中心应该提供哪些配套解决方案?
  为了让运动队顺利来到自剑中心这个蓝色港湾,运动项目保障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热处理”架起了一座“彩虹桥”。
  “搜集数据,掌握大数据——进行云计算,把数据传递给应该知道的人——及时热处理,接到相关部门信息后,经过报告批准,将要求回传给服务保障团队。”运动项目保障处处长张斌这样描述“彩虹桥”的铺设。
  运动队跨“桥”后便获得安全和保障。不管运动队多晚来,中心相关部门都去接,不管运动队多早走,他们都去送,入驻自剑中心,运动队就是回到家了。

信息出不得半点差错


  4月24日晚上11点,运动项目保障处接到国家击剑队回省市调整方案的最终定稿,涉及老山园区“绿区”67位运动员、教练员和辅助人员集中在两天时间内分13拨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不同的交通工具分N个时间点离开老山封闭区。
  张斌从接到方案那一刻起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报告中心领导;反复核对“调整交通统计表”和“各项目国家队外出移动情况统计表”;与公寓膳食处、科技保障处、安全保卫处对接人员信息,以便做好退房、离开封闭区等后续事宜做好准备。等到一切充分沟通、妥当处理之后,已是深夜。
  这种工作状态从中心1月22日封区以来持续至今。实际上,工作和生活已经没有界限。
  每天最忙的时候还是晚上。尤其进入3月份以后,国家队陆续从境外回国,由于时差原因,从傍晚到深夜是工作高峰。有一次,张斌从下午5、6点钟到晚上9、10点钟,一直打电话沟通不断。
  “因为信息瞬息万变,常常需要翻来覆去地进行多方确认、推敲,出不得半点差错。”张斌说。
  3月13日,国家攀岩队中午12点落地北京首都机场。按照北京市刚出台的疫情防控新政,根据总局统一安排,攀岩队当天晚上10点多抵达中心。而就在此时,石景山卫生健康委员会打来电话,告知攀岩队乘坐的航班上有疑似疫区乘客。到底是采取哪种隔离方式?张斌现场打了20多个电话报告相关情况,来回确认处理意见,半个小时后才最终确定解决方案。
  “在疫情防控这个特殊时期,就像战场一样,做事要快,对所有搜集和了解的信息都要确保精准,并迅速将它们传递给应该知道的人,一旦发生差错,会导致别人干起来更艰难、打折扣或者不到位,甚至没法干。”张斌说。

一切都是为了解决好具体问题

  

  “我们的工作是环环相扣的,队伍的转训或调整计划将直接关系到中心封闭区能否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封闭区的入驻单位和人员进入封闭区的流线如何设计、采取哪些防控措施等,这些都要制定详细的方案。”张斌说。
  有时候也会做“无用功”,前期形成方案,最后运动队因为临时的变化而导致方案“流产”,但是制定方案本身让中心具备了迎接任何不确定性挑战的能力。
  “为了做好方案,关于运动队的每个细节都要问明白。”张斌说。
  疫情期间,运动项目保障处组建或者加入了“总局训练基地联络群”、“自剑隔离式训练点”、“体操国外返回隔离训练群(前期安排)”、“中国田径队竞走基地工作群”、“现五、铁三和跆拳道去昌平隔离群”、“攀岩西班牙回国训练安排组”、“2020年跳远及三级跳远外训组”、“健康监控群”、“现五腾退群(竞体司、北体大和自剑中心)”等19个微信工作群。这些微信群围绕运动队封闭、入驻、中转、隔离等事项开展工作,包括前期安排;驻训联系和训练监控;健康监控;信息报备;工作协调。有的微信群存续时间较长,超过3个月,有的则只存续了短短几天,但是,它们都在特定的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从1月封闭至今,进出中心的运动队不少于235人次,顶峰时期入驻中心的队伍达到6支,通过微信群充分沟通了运动队吃、住、行、训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案,仅通过微信沟通的信息就几千条。运动项目保障处在收集、核对、归纳、整理各种信息之后,每天向总局竞体司和中心领导上报《自剑中心驻训国家队每日疫情动态》,1月25日至今已近百份。
  “保障所有驻训中心的国家队安全、保障协会工作人员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这是我们的工作责任。令人欣慰的是,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所有在中心驻扎的国家队人员都安全健康、训练有序。”张斌说,对于以服务保障好国家队备战而刚刚成立半年时间不到的运动项目保障处而言,这次疫情是一次很好的考验,部门将边学边干,边思考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邮政编码:100763

联系电话:010-87182008 信访电话:010-87182116 / 87182045  网站联系电话:010-87182998 / 87182280

网站标识码:bm33000001 京ICP备050709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