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平昌冬奥会开幕式感动世人的时候,孙颖正在享受最平静的一刻。在平昌冬奥组委通信系统和场馆技术处顶岗实习的她,在开幕前夕,与同部门的同事们忙碌了近3个月之后,终于可以安静地欣赏开幕式的精彩演出。
“开幕式的时候应该是我们轻松的时候,如果那时我们还要忙碌,说明我们前期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孙颖微笑着说。
随北京冬奥组委第三批顶岗实习团队来到平昌的孙颖,担任场馆技术经理助理。这个部门负责三个地方的业务:开闭幕式场馆、平昌奥林匹克广场和颁奖广场,具体工作是负责三个场馆所有办公室技术设备的安装,网络布线,电视机、机顶盒、有线电视的信号,信息工作站、电脑、转播评论员的电脑系统、演出无线电设备的保障、政要安保无线电信号的保障,媒体专线、互联网,观众WIFI、媒体WIFI等的通畅。
繁杂和密集是对这个岗位最恰当的描述。事无巨细,头绪众多,需要接洽沟通多个部门。“工作比较紧凑的时候是在开幕式之前,我们这个部门要负责通信系统的保障,包括安保频率管制,要保证一个干净的无线频率,只有在确保频率在相对干净的情况下,开幕式演出时才能顺利触动设备,才能展现出最理想的演出效果。”
孙颖说,平昌寒冷的天气让很多施工无法按照原有的进度完成,在开幕式之前,无论前期的环节拖延了多少工期,信息系统搭建的相关工作必须按计划完成,而开幕式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是最轻松的。“什么时候忘掉了技术,就是技术的最大成功——我认为这是对技术人员的最高评价。”偏于理性的孙颖也不乏感性的表达。
开幕式是奥运会主办国展现形象最重要的窗口,是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支持保障团队自然也是最忙碌的。开幕式虽然结束了,孙颖却没有时间休息,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颁奖广场举办活动的保障工作,同时还要兼顾闭幕式的准备工作。
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是国人非常关注的焦点。12日,相关设备已经运抵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演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对“北京8分钟”表演的保障将是孙颖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在从北京出发之前,孙颖深度参与了“北京8分钟”的保障,包括技术设备的性能指标是否过关等检测工作。“表演团队在北京彩排时,环境是原样模仿平昌环境的,对设备进行低温环境测试时的温度比平昌的实际气温要低,演出时的无线电遥控设备应该是可以正常运行的。”
1月初到达平昌的孙颖,将在平昌冬残奥会开幕式之后返回国内。出国工作3个月,无法照顾家人,春节也不能与家人团聚,“女儿7岁了,她爸一人搞不定,把我爸妈也调到我们家去了。”孙颖笑言,“不过确实学习到了真经,这3个月,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