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中参与人数较多的集体项目,舞龙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完美诠释。
现代舞龙运动是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音乐的伴奏下,在规定的场地、时间内进行舞龙套路比赛,通过多名舞龙队员的人体运动和姿态变化及配合,来展现龙的精神,象征着奋发向上、团结进步的精神风貌。
舞龙运动是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和龙体器材,在音乐的烘托下共同完成不同级别难度动作的集体性体育项目,它要靠团队合作完成,任何的走、跑、跳、翻、滚、转体等动作都需要队员之间互相协助,互相配合。舞龙运动要求每位队员在音乐的伴奏中, 相互配合、珠引龙走、龙跟珠行、节节相随、快慢有序,组成龙的各种形态。
群众参与全运会比赛,是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最大亮点,最高水平的赛事平台也给运动员们无线的激情和动力。湖北舞龙选手韦飞说:“虽然训练非常艰苦,但是因为是全运会的比赛,所以大家都非常认真。很多人练到最后已经没有力气了,依然在坚持。能够参加全运会,而且代表自己所在的省份,不仅机会难得,更是一份荣耀。”此次出征,湖北省众多选手都表示,将拿出最好的状态和水平,取得好的成绩。
虽然舞龙是一个古老的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得不到年轻人的欢心。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体育馆的舞龙舞狮决赛场上,观众看台座无虚席,其中很多都是年轻人。当然,赛场上的主力也基本都是年轻人,例如,湖南农业大学舞龙队就是以该校大二学生为班底。今年刚刚20岁的魏智聪利用课余时间加入了学校的舞龙队,说起他从最初的好奇到现在的挚爱,魏智聪坦言就像做梦一般。“每当手里握住舞龙的杆子,都感觉自己和它快要融为一体了。虽然练习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舞龙对团队协作能力、性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比赛会有输赢,运动重在参与,虽然未能进入决赛,但是来自山东的小伙小于表示自己并不后悔之前的付出。从大一到大四,他一直都是学校舞龙队的成员。“对于舞龙,我有着特殊的情感,陪伴了我4年,也因为这项运动而结识了很多朋友。虽然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以后有机会还是会再加入到舞龙的队伍中来。”
经济社会需要发展,而传统文化更需传承和发扬。江苏西来桥舞龙队这次决赛荣获传统套路银牌、自选套路铜牌,他们的成员平均年龄18岁。据江苏龙狮运动协会负责人介绍,扬中西来桥有浓厚的舞龙文化和群众基础,每逢春节和传统重大节日,当地都有舞龙表演。复兴村至今保存一份37年前的名单,详细记录了1980年西来桥镇幸福大队三队村民集资造舞龙的情况——队里34户村民,每户出资2元外加5尺布票。
当年舞龙的小伙子陈廷华如今任村民组长,他说,30多年过去,当年的那条龙“老”了,连龙头都有些破败了,但每个人的心头都有舞龙情结,在西来桥镇过春节,看舞龙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