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全运会女团金牌,尽管黑龙江队头号主力王曼昱直言“结果可以接受”,但18岁的她,眼中还是写满了不甘,好在仅仅一个比赛日之后,9月3日混双决赛赛场上,小姑娘就和比自己大一岁的于子洋携手站上了第十三届全运会混双最高领奖台。
赛后王曼昱和于子洋都表示,夺冠的原因在于每场都拼得不错,毕竟进入决赛阶段的对手实力都很强,只有放低姿态、拼好每一个球,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的确如此:除了首轮比赛3比0轻取辽宁组合方胤池/兰曦之外,四分之一决赛于子洋/王曼昱苦战54分钟才以3比2逆转淘汰北京、山东跨单位组合闫安/顾玉婷,半决赛赛场上,在赛制从5局3胜更迭为7局4胜后,黑龙江搭档又大战一小时才以4比2比分战胜解放军组合、夺冠热门之一周雨/木子,决赛比赛中,尽管比分是于子洋/王曼昱4比1取胜,但过程并不容易,面对经验、冲击力兼具的天津、云南、跨单位组合郝帅/王艺迪,黑龙江搭档耗时47分钟才涉险取胜。
对于黑龙江队来说,这应该是女团失金后的一种回报,毕竟过去几年,由王曼昱领衔的黑龙江队进步明显,倒是于子洋/王曼昱的混双搭档赛前不被太多人看好,毕竟在本届全运会允许“跨单位组合”的大背景下,出现了诸如樊振东(解放军)/朱雨玲(四川)、闫安(北京)/顾玉婷(山东)、梁靖崑(河北)/文佳(辽宁)这样的强力“跨单位组合”,辅以极具冠军相的同单位组合周雨/木子、林高远/刘诗雯,夺冠难度甚至高于女团。
但恰恰是不被看好,黑龙江队本身也不抱太大希望的混双,却为他们带来了本届全运会第一块金牌,也正充分说明混双项目本身偶然性极大。
不久前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正式通过了在乒乓球大项增加混双小项的决议,这也被认为是以日本队为代表的“国际纵队”冲击中国乒乓球队霸主地位的一大举措,要知道混双项目从来没有被列入奥运会,中国队只是在世乒赛上争金夺银,而随着中国方面力推“第三次创业”,寻求乒乓球项目的国际化,最近两届世乒赛都采用了和其他协会球员“跨协会组队”的方式,成绩也不尽理想。
在东京奥运会增设混双金牌的大背景下,全运会混双赛场的情况值得乒乓人注意,有必要未雨绸缪,在三年后的东京实现更大的“乒乓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