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冷门项目后备人才匮乏普及还需有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6-08-19     信息来源:总局政府网站

  里约奥运会上,众多冷门项目都期待自己能够爆冷,这样,他们就能暂时吸引人们的眼球,至少在半年之内,他们会获得更多关注。
    其实现在,所有的冷门项目都存在同一个问题,就是后备人才匮乏。女子曲棍球算是其中不错的一支队伍,由于有曲棍球人才建设基地,近年来,中国曲棍球人口数量已经大幅度增加,但是与荷兰等曲棍球强队相比,还差得很远。
    女子水球就更不用提了,由于建队时间晚,女子水球目前也只有500多名注册运动员,即便是已经拿到奥运会亚军的花样游泳,后备人才也不容乐观。
    其实,冷门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奥运会成绩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要努力抓普及,让更多人喜欢上这些冷门项目。但是这些冷门项目的推广也的确有着自己的困难,比如费用高(赛艇)、专业性强(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训练苦等因素,所以,冷门项目的推广只能走“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其实,现在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好契机,北京奥运会后,人民群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一些门槛较低的运动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如徒步、游泳等,但是随着人们对健身需求的逐渐增加,会希望有更多的健身项目可以去学习和参与,而这也为冷门项目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只是在这个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比夺奥运奖牌更大的困难,但是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却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也有一些冷门项目近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热起来,比如跆拳道、帆船、自行车等,他们或者进校园,或者准确定位消费人群、或者加大宣传,这些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毕竟,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仅仅有路跑、广场舞的健身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努力下去,冷门项目也有成为热门的一天,野百合总会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