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夺金大户中国体操队遭遇里约“滑铁卢”

发布时间:2016-08-18     信息来源:中国体育报

  出征里约奥运会前,中国体操队的每名队员与教练员一定没有想到今天的结果!北京时间8月17日凌晨,体操在里约奥运会上的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队只拿到男女团体两枚铜牌,这是中国体操首次在奥运会历史上出现无金的尴尬。
    憋屈!这可能是每个中国体操人,每个关心中国体操的人的共同想法。
    出征前,中国体操队设定了包括男子团体、吊环、双杠、单杠、女子高低杠、平衡木在内的冲金点,按照竞技体育3个点出一枚金牌的概率,中国队至少可以收获两枚金牌,但结果却是一个个争金点相继黯淡,中国体操梦之队“梦”碎巴西。
    先说说中国队最看重的男子团体项目,以张成龙(伦敦奥运会团体金牌主力队员,单杠高手)领衔,两大全能高手邓书弟、林超攀辅佐,此外还有两大单项高手刘洋(吊环世锦赛冠军)、尤浩(双杠世锦赛冠军)。如此强大的阵容,即便比不上李小鹏、杨威时代的“钻石一代”,也足以拥有底气。
    资格赛,中国队发挥还算正常,以微弱的优势锁定第一名晋级决赛,吊环、双杠也有2人晋级决赛,唯一的遗憾出现在张成龙的单杠上。赛后,张成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临时减了难度,动作不够熟练,从而导致失误,但真正的原因却是队伍在前面场次的观赛中才发现,裁判尺度对于中国队擅长的动作较为严苛,张成龙擅长的扣扭接腾空动作的连接加分被严格控制在0.1分,但完成E分上却要求队员在完成动作时身体角度不能超过15度,而基本上选手们是无法确保这样的质量的。基于此,张成龙上场前临时调整了难度动作,成套节目不熟练而导致节奏失衡,掉落器械。
    女子资格赛的表现更为惨淡,团体实力上与美国的差距被拉大,范忆琳、尚春松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上都没有进入决赛,范忆琳以第六名进入平衡木决赛,6.3的难度分不可能让她有冲击金牌的实力。尚春松在进入决赛的高低杠上也不具备冲金水平。
    资格赛后,中国队基本上失去了三个冲金点。
    男团决赛,年轻的中国队从第一项自由体操开始,在打分上就遭遇了严峻的考验,被压制后的队员们陷入被动局面,越想表现就越容易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最终有3人次失误,位列日本、俄罗斯之后摘得一枚铜牌。不得不提的是,男子团体是中国队最有情结的一枚金牌,自2006年至2014年的世锦赛、奥运会,中国队都在该项目上占据霸主位置。
    随后的女团决赛,中国队的小选手发挥不错,仅有1人次失误,但成绩却不理想——同样摘得铜牌,位列美国与俄罗斯之后。
    男女全能的比赛,中国队还不具备争夺实力,日本选手内村航平连续第八次在世界大赛中夺得该项目金牌,林超攀与邓书弟在正常发挥水平的前提下分列第五和第六名。女子全能,尚春松第四,王妍第六。
    单项争夺中,队员们陷入巨大的压力中,范忆琳的平衡木和尚春松的高低杠原本就不具备争夺奖牌的实力,但刘洋、尤浩的吊环,邓书弟和尤浩的双杠均出现不同程度失误,让中国队彻底失去了争金机会。
    里约的惨败与2004年体操在雅典遭遇的“滑铁卢”相比,里约显然更“憋屈”,雅典的失败在于中国队在多项次上出现失误,最终还是拿到一枚鞍马金牌,但在里约,中国队不管失误与否,都触碰不到一枚金牌。
    原因何在?
    很多人将讨伐的第一罪人指向于裁判。的确,在里约,中国体操队面临的裁判环境前所未有的严峻,我们眼中运动员干净利落地完成动作后,裁判打出的E分往往只有8.2分左右,而日本队的E分却差不多能打到9分,这也就是大家眼中的“逆天E分”。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去年世锦赛上就已显现端倪,里约周期内,裁判们的“不友好”,还体现在对于中国队员擅长的一些动作加以限制,如单杠上的扣扭、双杠上的两周挂臂,女子高低杠上的三种转体(毕转、林转、凌转)等,难度降组,且扣分更为严苛,这也是中国队E分受压制的直接原因。
    伴随着北京奥运会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国际国内环境,中国体操的国际话语权正在逐渐失去,中国队获取国际信息的机会也在减少,这对于打分项目而言是致命的。
    发挥不佳的内因在于队伍准备不足,除张成龙外,其余选手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我们没有看到如杨威、李小鹏、陈一冰那样的场上领袖脱颖而出,整个队伍在赛场上的霸气、豪气以及对于比赛的把握能力都有待提升。例如尤浩的双杠,刘洋的吊环,在决赛中都有机会,但最终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除队伍一直无金的压力外,队员们在国际赛场上的锻炼也欠缺,这直接导致了大家在重压下失去分寸。
    尽管尤浩等队员在赛后都表示,动作编排上并没有太大问题,但从打分的结果看,中国队的编排并没有顺应国际体操的发展潮流,而且失去了以往中国队引以为傲的高质量。
    “下个周期,中国队要顺应国际体操的发展潮流,提高动作质量,要提高国际话语权。此外,中国队还要在队伍核心运动员的培养上下大力气,多参加国际比赛,提高知名度,培养明星队员,有效提高队员的比赛经验和表现力。”中国体操队领队叶振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