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44岁的白俄罗斯赛艇运动员卡斯滕在女子单人双桨半决赛中结束了她的里约之行,虽没能进入决赛,但是站到里约奥运会赛场上的那一刻,已经没有人关注她是否还能拿到奖牌,她的出现,就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
1992年,当卡斯滕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征战的时候,现在和她并肩出现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的很多选手甚至还没有出生。当时她夺得女子四人双桨铜牌。1996年亚特兰大,她首夺女子单人双桨项目奥运金牌,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卫冕。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她分获该项目的银牌和铜牌。
如今,第七次参加奥运会的卡斯滕,变的是年纪,不变的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梦想。
在开幕式上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巴西帆船运动员沙伊特,已是第六次参加奥运会的他根本不介意自己的年龄,他说,参加奥运会就是为了创造纪录。
49岁的男子双多向飞碟的科威特老将阿尔德哈尼以个人身份参加里约奥运会,勇夺金牌。他说,金牌献给忠于梦想、不懈奋斗的自己。
只要有一颗不老的心,就敢与年轻人较量。瑞典游泳选手阿尔沙马尔首次参加奥运会是1996年,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她夺得3枚奖牌,其中包括5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银牌。里约是她第六次来到奥运赛场,38岁的她无论成绩如何,都获得和菲尔普斯同等的尊重。
当他的对手刘国梁和孔令辉已经成为教练,40岁的萨姆索诺夫还在赛场上征战,还能进入乒乓球男单四强。他曾有过惊人的辉煌,但却并未选择急流勇退,坚守,只为热爱。
奥运“四朝元老”,并每次都有金牌入账的中国跳水名将吴敏霞;42岁的尼日利亚乒乓球选手托里奥拉……他们的参赛,早已不再是与对手的较量,他们要对抗的是岁月和时光。因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时光也温柔相待,岁月也不留痕迹。
他们让岁月永驻,青春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