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除了海滩的味道、烤肉的味道,如今又增加了奥运的味道……合着海风、闻着肉香,再来一口下咽后唇齿留香的“奥运饕餮”,怎一个“爽”字了得!
都知道奥运会基本能代表各大运动项目的最高水平,如若不然,也不会成为4年一届全世界体育爱好者的盛会,但在这场完美的宴席中,总有让人遗憾的几个,比如男足。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男足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和职业体育博弈中最大的牺牲品,23以下参赛球员的年龄限制决定了奥运赛场上的男足比赛充其量只能算是“最高级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尤其是在为数众多的足球迷刚刚欣赏完美轮美奂的欧锦赛之后,奥运会男足比赛更是“鸡肋”得有些夸张。
但“鸡肋”归“鸡肋”,几场奥运会男足比赛看下来,还真看出了点乐趣,甚至还品咂出了几分如“鸡腿”般肥美的味道。
首先就是球队风格的多样化。刚刚落幕的欧锦赛,尽管水平颇高、情节动人,但“同质化”倾向明显——相比于上世纪80、90年代职业足球刚刚开始大行其道时,每个大洲、每个国家甚至每支俱乐部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比赛风格、战术风格,如今欧锦赛、世界杯以及其他主流职业足球联赛、成年男足比赛的风格都几乎相同:4231、352成了标配,似乎哪支球队祭出了442、532都成了惊世之举……其实也不怪球队功利,随着职业足球一步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所有可供挖掘、研究的空间已被消耗殆尽,事实证明4231、352就是最高效的战术选择、防守反击就是最直接的赢球利器、功利保守就是难以被攻破的万里长城,谁还会出力不讨好地选择其他方式呢?但在奥运会男足,也就是青少年足球的世界里,或许是因为浸淫职业足球事件还短,每支球队的风格还保留得不错:巴西的热情洋溢、尼日利亚的强悍直接、日本的小巧细腻、丹麦的大刀阔斧……纵使奥运会男足球员质量、球队水准不能与欧锦赛、世界杯相提并论,可若是想要体味古典的、传统的赛会制足球比赛,奥运会男足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奥运会男足有年龄限制,因此能给直观地反映出一国足球的基层孕育能力。试想一下:墨西哥队、尼日利亚队、日本队、韩国队这样在主流足球舞台远算不上一流的球队有可能在大赛中表现强势,甚至有可能在多届比赛中强势么?但在奥运会男足的赛场上,他们就是如假包换的超级强队!这其中,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比如很多足球强国不重视奥运会,可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国家对足球基础,尤其是青少年足球的重视!以墨西哥队为例,在拿到上届奥运会男足金牌之前,U21、U19世界杯的赛场上,他们已经有不俗的发挥,来自非洲、亚洲的尼日利亚队、日本队、韩国队更是常年以深耕青少年足球闻名。不得不提的还有名不见经传的斐济队——来自大洋洲的他们之所以能够亮相奥运赛场,与国际足球对其全面支持的“草根足球计划”有关,鉴于国内没有职业联赛,斐济便将所有资源都用于青少年足球开展,1至2个奥运会周期之后,回报他们的就是身披印有国旗的球衣告诉全世界,斐济人也能踢好足球!由此,不得不联想到中国足球,都说做基础、做青训是最难得到回报的足球投入方式,但奥运会同样能让扎根青训的国家、球队、球员赢得希望和尊重。即便短时间内,我们的国家队还难以登上世界杯决赛圈的赛场,但冲击奥运会决赛圈,并展示出中国足球人致力于足球腾飞在基础、“金字塔基”方面投入的力量、精力,绝对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