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全览 > 正文

奥运会田径比赛大幕开启中国队整装待发

发布时间:2016-08-12     信息来源:总局政府网站

  

中国田径队大合影

  里约奥运会的重头戏——田径项目的比赛将在8月12日拉开大幕,中国田径队已经整装待发。尽管可以想象的到,中国运动员将在这届比赛中将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昂扬斗志,力图在赛场上冲击好成绩。
    由于巴西距离中国较远,单程航班就需要耗费30个小时左右,而且存在11个小时的时差,为了让队员们能消除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时差带来的影响,尽快适应当地环境气候,同时更好地完成最后阶段的备战工作,中国田径协会特意在里约热内卢北部100多公里之外的一所叫做茹伊思·德福拉联邦大学的校内建立了赛前训练营。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告诉记者,“从7月底到8月初,各项目组的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奥运会比赛时间,陆续来到了训练营。到达后的前一阶段,队员们主要任务是适应时差,消除旅行疲劳,绝大部分队员经过三四天的适应,都基本恢复了状态,在这之后便开始了正常的备战训练。”
    鉴于从来到训练营到比赛正式开始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队员们要想进一步提高能力,已经不现实。“各项目队员主要还是进一步完善技术细节,加大技术把握性和稳定程度。另外就是针对比赛的实战要求,来安排相应的训练节奏和环节。比如在训练时间上,就要求大家尽量按照各自正式比赛的时间安排,这样就可以更大限度地保证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及时进入状态。有些晚上比赛的项目组的队员们比较辛苦,经常要到夜里10点甚至更晚才能回到驻地。”
    冯树勇介绍,训练营的硬件条件不错,所在城市也非常安静,有助于队员们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抓好训练。在吃住行等各个方面,中国田协也为队员们创造了尽可能便利的条件。队伍入住的酒店基本上是这个小镇最好的酒店,各个楼层都需要刷卡才能进入,封闭性和安全性非常好。而且队员们住的楼层比较集中,平时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沟通,从酒店到训练营,每天都会有警察开车护送。另外,协会还专门从里约请来了一个华人厨师和他的徒弟,为队员们做可口的中餐,让大家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里的味道。另外,茹伊思·德福拉联邦大学给了中国田径队非常大的支持,包括免费提供训练设施、派志愿者专门接送队伍等。
    由于训练营的建立,中国田协也从国内调来了更为强大的医疗康复团队,没有进入代表团名单的部分教练员也来到这里,由他们负责安排所带运动员的训练。各训练部的部长们也都和队伍在一起,方便及时协调训练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之,协会已经尽其所能,根本目的就是帮助运动员们完成好最后两周左右的冲刺备战。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波兰、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等国家队的队伍以及卡塔尔跳高名将巴尔希姆也都在同一所大学训练,这也可以让中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对方,学习借鉴一些国外的训练手段和经验。
    “从这些天的情况来看,我们建立的训练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部分项目的大部分运动员训练状况都不错。希望他们到了里约的赛场上,以我为主,发挥出自己最好的训练水平,为国家也为自己争得荣誉。”冯树勇表示。
    8月7日,训练营的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举行了出征里约奥运会的赛前动员会,田管中心两位副主任冯树勇、王楠都参加了动员会。会上,女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和竞走教练张阜新分别发言,表达了为祖国荣誉而战、为实现梦想而战的勇气和信心。冯树勇介绍了备战形势。
    从8月9日开始,训练营的队员们已经分批前往里约,目前男子20公里竞走、女子铅球、男子跳远、女子链球、男子短跑、男子撑竿跳等项目上的队员们已经入住奥运村,比赛相对靠后的队员将随后出发。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的竞争即将上演,中国田径队能够在赛场上有怎样的表现和成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