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全览 > 正文

杨则宜:奥运金牌创新高科学营养立大功

发布时间:2016-08-01     信息来源:中国体育报

  里约奥运会开幕在即,回首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量,能看出一个明显的变化——在1984年、1966年、1992年、1996年四届奥运会金牌保持平稳,而自2000年及随后的四届奥运会,金牌呈现大幅增长。长期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运动营养专家组成员,后转向全民健身领域并参与创立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杨则宜教授认为,中国奥运会参赛成绩在进入21世纪后大幅提升,根本原因是国家实力增强,所谓国运兴,体育兴,在这个背景之下,我国运动医学和运动营养、恢复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为中国竞技体育腾飞提供了科学支撑。
    1978年进入运动医学和营养领域的杨则宜,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体育训练从师傅带徒弟式的传统模式,逐步转为训练、营养、体能、恢复相结合的科学训练模式的全过程,并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研究,主导建立了一整套针对竞技体育训练的运动营养监控恢复系统,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许多知名的运动员和运动队,都得益于杨则宜及其团队的科学保障,在国际赛场取得优异成绩。
    资深的体育爱好者,一定还记得一个名字——金昶伯,一个韩国曲棍球教练。有着魔鬼教练之称的金昶伯,擅长大运动量训练,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刚来到中国带队,女曲队员都被练得无法支撑,身体极度疲惫,针对这种情况,杨则宜根据每个队员的身体生化指标,从营养补充到恢复手段,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使女曲队员的身体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当然那个时候,运动营养品类和现在没法比,只有五、六个产品。”而大强度的训练加上科学的营养保障,也让中国女曲的成绩迅速提高,首次参加奥运会即获得了第五名,逐步成为世界强队。
    而中国男足闯入2002年世界杯,也和杨则宜及其团队的努力分不开,“在备战世界杯前的两年,我们就介入中到国男足的训练中,进行营养和体能恢复的干预。从整个亚洲区预选赛看,队员的体能状况一直保持非常好。”最让杨则宜怀念的还是服务于中国女排的过程,“当时中国女排正处于谷底,陈忠和被任命为女排主教练,他找到了我,要我们为中国女排提供帮助。从那届女排集训开始,到2004年奥运会,我们一直和女排的教练合作,根据训练计划,去保障运动员的营养。”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女排终于重返世界强队行列,并取得了雅典奥运会冠军,“和俄罗斯女排的决赛结束后,对方主教练承认,他们输在体能上,最后队员都没劲儿了。”后来郎平重新执掌中国女排,再度邀请杨则宜进入团队,一起帮助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取大冠军杯。
    提到服务过的运动队和运动员,年过70的杨则宜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张国政、刘璇、中国女子网球队的“五朵金花”、中国短道速滑队等,都得益于科学化训练而登上运动生涯的巅峰。
    服务中国竞技体育几十年后,杨则宜把注意力开始转向群众体育,“现在各个运动队都配备了专职的体能教练和科研人员,科学化训练已经成为常态,而随着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不断升温,如何让他们了解科学健身、科学营养的理念和知识尤为重要,这是一个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难度更大的工作。”于是,我们便在科学健身讲堂、运动营养师培训班等场合不断看到杨则宜教授的身影。由其主导建立的全民健康体质促进系统,也正在不断推广应用,为更多人提供运动和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