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后,浙江足球界反应迅速,并做出切实行动——3月17日,浙江省体育局相关职能处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省足球协会、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杭州女足俱乐部、杭州市校足办、杭州绿城足球学校等单位负责人和部分行业专家代表等齐聚一堂,热议新出台的《方案》,纷纷为浙江足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职业俱乐部:期盼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帮助支持 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童惠敏表示,《方案》出台后,俱乐部上下大受鼓舞。但是,阻碍绿城足球发展的很重要一个因素是资金问题,“如何让绿城这面浙江足球的旗帜屹立不倒,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他建议,通过俱乐部股份制改革和设立浙江足球发展基金来助推浙江足球的发展。 杭州女足俱乐部的总经理徐劭认为:“《方案》的出台指出了中国足球发展的大方向,而浙江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出台符合实际情况的浙江足球改革发展方案。”他希望在全社会高度关注男足发展的同时,也为浙江女足的发展创造条件。 足球学校:不以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 杭州绿城足校校长助理吴剑辉认为,借助《方案》出台的东风,推动校园足球更好地发展,“希望校园足球之火越燃越旺,使得我们能够有更广的选材范围,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帮助我们打通选拔足球人才的渠道。” 常年投身校园足球工作的杭州市校足办主任王惠民说,校园足球需要得到更好的保障,需要转变观念,不能以比赛成绩作为衡量球员、教练员水平的唯一标准,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素质等。 浙江省足协:优秀足球退役运动员进校园 浙江省足协专职副主席王之海对浙江的足球明天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原先本省计划建立10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出台《方案》后,将布点学校扩大到2000所。同时,他指出国家明确为要退役运动员安置转岗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这是一个极其利好的消息,今后,将会有更多优秀足球退役运动员进入中小学校园,培育出更多足球苗子。 裁判员: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足球国家级裁判董青表示,浙江应紧紧抓住现有的资源,更大限度地普及校园足球。同时,他把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比喻为足球事业的三条腿,认为当前我国对运动员、教练员比较重视,而裁判员这条腿却相对较细,今后,浙江应加强对裁判员的培训工作,让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队伍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提高。 (沈莲 龚力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