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实录
发言者 | 发言内容 | |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站第65期在线访谈。今天,我们请到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以“中国田径加速度,里约奥运盼飞翔”为主题与大家交流互动。 [2016-06-02 15:10:51] | |
冯树勇: | 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6-06-02 15:12:10] | |
宫崎: | 北京田径挑战赛女子接力创造了19年来亚洲最佳成绩,据您所知,她们是否还能更快? [2016-06-02 15:19:29] | |
冯树勇: | 一定会更快,女子接力是近几年开始组织起来的,我们先组织了男子接力,抓了几年有明显的效果,大家看到了这几年他们的表现。女子接力稍晚一点,男女单项的实力都还不够,集体项目靠四个人交接棒的默契配合,能够发挥我们所具备的优势,抓得好的话我们在接力上是有希望的。经过几年的努力,男女接力队的小姑娘、小伙子们不负重望,通过他们的努力,除了个人成绩在不断提升,接力的水平应该说在短期内我们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但是没到顶尖,跟美国牙、买加这样的队伍比实力还存在差距,可以说在美国与牙买加之后的五、六个队,大家水平差不多,可以说我们已经达到世界水平。 女子接力就这几个人来讲,这几年也在不断根据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调整,今年又进行了一次调整,袁琦琦升为主力队员,第三棒换了葛曼棋,虽然年轻,但是个人实力比过去要强一些,交接棒方面经过不断努力,配合上比过去有了巨大进步,跑出了42秒65,比在两年前仁川的42秒83有了一定进步,42秒65这个成绩在大赛上进入前三名难度比较大,从这么多届大赛来看应该具备一定水平。韦永丽和袁琦琦的水平在提高,我相信粱小静和葛曼棋这两个选手在之前跑接力的时候还没有处于非常好的状态,经过努力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在交接棒上现在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机会跑到42秒50以内,如果能跑出这样的成绩竞争力会提高很多,当然需要艰苦的训练,要反复磨合,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2016-06-02 15:19:29] | |
田中: | 目前接力队都有男女一、二队,这样做的目的为何?奥运会还没到是不是阵容随时可能调整? [2016-06-02 15:21:02] | |
冯树勇: | 成立两个队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可以集中我们的资源来抓接力项目。大家都清楚交接棒的配合是接力项目关键点之一,如果只组一个队训练,没有在模仿比赛实际情况下练,效果会差很多。首先建立两队,我们每一棒跑的时候是两个人跑,两个人接,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比赛的情况。比赛时有各种因素产生影响,训练的时候我们模仿。一队二队是相对的,在动态不断调整过程中,根据运动员训练的水平,他们的状态有一定调整。训练中各个棒次都有一定的训练,只要有一定的时间,我们临时换一个人去一队顶替某一棒也可以做到。像这种情况也是一种良性竞争。每一个人都要有危机感,都要努力训练,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处于好的状态,这样才能站好你主力的位置。这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也是近期才开始采取这样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促进大家一块儿提高,效果也是挺好的。 [2016-06-02 15:21:02] | |
宫崎: | 中国男子接力在去年世锦赛后信心大增,当然公众对他们的期待值也在不断增强,如何调整好心态面对里约? [2016-06-02 15:26:37] | |
冯树勇: | 去年男子在世锦赛400米接力赛获得第二名,大家很高兴,在田径场上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自然很多人对男子4×100米接力在里约奥运会上很期待。在比赛之后我们还是做了认真总结。第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实力不是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交接棒的把握上,最高速度接棒的问题等等,我觉得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因此,我想对于4×100米接力在里约上的表现,要增强信心,我们应该把目标放在向奖牌冲击,客观上美国和牙买加这两个队的实力大大高于我们,如果在他们不出错的情况下我们基本没有机会超过他们。第二,中国达到这样的水平,和世界其他强队比,比如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甚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等,几个队现在应该说在一个水平上,差不太多,比赛就要看谁发挥的更好。 4×100米接力一直是我们这些年重要的重点项目,而且我们的方针就是要以接力带动短跑的进步,我们对于这个项目给予很大重视,教练运动员们也下了很大功夫,我们希望能够在今后两个多月的过程中,让这些接力的队员自身个人绝对的实力能够逐渐达到最好,比如苏炳添能否恢复到9秒99、9秒98,他今年冬天的训练相当有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他单项比较少。谢震业表现出了明显的进步,而老将张培萌前期受伤病的影响也在逐渐恢复,加上如果我们第一棒能够有一个更强的选手,加上我们良好的交接棒,我对这个项目还是充满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把自己最好的水平表现出来。到了里约比赛最后能得第几名决定不了,除了自己的发挥还有队友的表现,所有的项目都是这样,我们立足于自己,自己争取做到最好,把自己的水平表现出来,相信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应该名次也不错。 [2016-06-02 15:26:37] | |
田中: | 中国男子接力的第一棒一直在换,现在来看是不是还在磨合?还是他们硬实力基本差不多看临时比赛状态? [2016-06-02 15:30:18] | |
冯树勇: | 网友很专业,也很注意这些细节。确实经过几年的磨合,男子接力后三棒相对比较固定,特别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在项目的配合方面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当然还有改进的空间。第一棒确实在这几年中一直不如后三棒那么理想,最早的时候男子4×100米接力第一棒是陈时伟。他是福建的运动员,特点是爆发力比较好,很灵巧、听枪、起跑、跑弯道都有优势,所以在亚运会时跑第一棒,和后三棒的运动员配合当时跑出了37秒9,打破了亚洲纪录,一直不错。但是陈时伟有弱点,个人百米绝对的实力稍微欠缺一些,不能达到很理想的水平。由于跟他们练的时间比较长,互相配合的熟练程度和默契程度也比较高,到去年世锦赛前还是以他为主。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在赛前时间大概20多天时,他大腿拉伤了。世锦赛的时候虽然已经恢复了,但风险很大,伤刚好水平怎么样不好说,跑的过程中会不会再受伤……考虑到这些因素,短期内确定换了莫有雪,世锦赛时,莫有雪确实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但自己这一棒跑得比较好,跟谢震业的交接棒也没有出大问题。虽然在预赛的时候大家有点担心,当时是因为环境太嘈杂,她喊的时候谢震业没有听见,伸手比较晚。我们分析这个事,交接棒比较晚,靠近了交接区的前沿,但是交接棒这个事并不是早交上了只要接上就好,要在恰当的时候,交棒的人应该在接棒的人在接力区内达到最早的速度交给他,这是最理想的。这样做有风险,但是那次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跑到37秒92。这个成绩相当好,决赛的时候我们接的也不错,但是交接棒有点瑕疵没有破38秒。 [2016-06-02 15:30:18] | |
宫崎: | 韦永丽、袁琦琦、谢震业全部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达到奥运会参赛标准,今年他们集中爆发的原因? [2016-06-02 15:33:13] | |
冯树勇: | 说到他们的提高不能仅仅看今年,这其实是一两年的积累问题。这几年,我们对短跑项目除了给予更高的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出国比赛之外,我们更多的把他们送到美国的IMG进行训练。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美国IMG教练员的资源,因为他们在短跑的技术,包括起跑方面有很多更为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在短跑所需要的爆发力和力量方面有很多经验。这两年以来这些选手在那边的训练,在技术改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在短跑需要的专项力量方面也得到很大提高。我们可以从外形看苏炳添、谢震业、韦永丽、袁琦琦,不光是壮的问题,身体的形状已经跟过去产生了一些变化。这完全是一种不同训练理念之下对一些训练手段的采用,包括训练时要求的不同所产生的结果。韦永丽没有去IMG训练,在国内训练一直跟着我们聘请的跳远外教兰迪,兰迪很多的训练理念和美国的短跑是相似的,也基本进行了这样的训练。这些都为他们在今年个人成绩大幅提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还要强调一下,不要因为我们请了外教,或者到国外进行训练就认为完全是外教的功劳。外教帮助我们很大,给我们带来更好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很重要的是我们这几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我们的短跑教练在训练观念上,对一些具体问题认识上产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更重要。如果我们只依靠一个外教带一段取得结果,有一天他离开了我们就什么都没有。我们希望能够在运动员取得进步的同时,教练掌握这样训练的观念认识,掌握这样的训练方法和要求,这对我们短跑项目将来长期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路子走对了,我们坚持下去,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我相信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短跑选手,不断提高他们的水平,这样对于中国短跑项目长久的发展比较有利。 [2016-06-02 15:33:13] | |
不知火: | 室内田径世锦赛,董斌创造了又一历史,他的成绩今年也比较稳定,这与外教的助力有很大关系吗? [2016-06-02 15:35:40] | |
冯树勇: | 董斌是老运动员了,今年28岁,也结婚了,在若干年前就已经达到了17米30多的水平,那时候他的技术相对来说不稳定,成绩的表现也相当不稳定,起伏比较大,主要还是技术的问题。另外,在专项上的一些训练方法上可能有一些欠缺,如果网友问到和外教有没有关系,我们不否认,董斌在2014年跟兰迪教练练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训练之后,虽然董斌没有在个人专项成绩上表现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细节技术方面、专项力量训练方面得到改进,很遗憾那年没有在专项上表现出来好的成绩。之后我们要求兰迪把更多精力放在男子跳远上而不是三级跳,2015年他跟湖南的胡树森教练,他是很有经验的教练,他过去带过湖南的邹四新,曾立志等等,都是跳出过17米30多的老教练。在这个胡教练的调教下,这两年来他在助跑速度上,助跑的进攻性赶跑的程度上有所提高,技术得到明显提升,每一跳落地的积极程度和摆动的积极程度比过去有明显的变化,在三级跳远项目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三跳时候水平速度的下降尽可能的少,通过这种技术的改进造成了跳的时候水平速度保持的比较好。我们注意看,现在跳的连贯性,跳的过程中人就是往前走的感觉,这是对三级跳远非常关键的东西,这是他进步的很重要的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董斌随着年龄的增大、经历增多,他参加过若干届世锦赛,参加过室内世锦赛、奥运会,但是都没有太好的成绩,这些经历使他还是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董斌大器晚成,各方面更完美,更成熟一些。 胡教练在董斌获得世界室内冠军以后,他跟我说从外教那里,从孙海平教练那里,从其他教练那里我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很多启发,他说话很真诚,我很欣赏他善意学习的态度,60多岁的老教练能够放下自己成功的经验,能够吸取一些更为先进的一些东西充实到自己的训练中,这是很难得的,这也是保证了董斌能够不断进步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2016-06-02 15:35:40] | |
不知火: | 中国男子跳远现在也遇到了幸福的烦恼,现在他们多人达标,但奥运参赛名额只有3人,我们如何选拔? [2016-06-02 15:37:47] | |
冯树勇: | 这确实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男子跳远多年来一直有一些不错的运动员。这么集中的,有这么多运动员能够在一届奥运会中以8米15的报名标准下5个人达到,这种情况确实第一次。面临烦恼的还有一些项目,比如投掷等等。这是大好事,媒体朋友说是“幸福的烦恼”。在这些优秀运动员中如何选择最好的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这是很重要的。各个省区市都希望自己的运动员去,每个教练每个运动员都希望自己的运动员或者自己本人去。大家都应该认识到,我们把真正最好的运动员选出来是最重要的,代表祖国去参加比赛,能够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只是去参加。 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据田径具体的情况,我们都是有比较具体的选拔标准。首先在达标人超过三个人的情况下,我们要看运动员在大赛中,重要的赛事中的表现情况,要看成绩稳定性的情况等有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选拔出来的人是真正具备更强的实力,具备更大把握发挥能力水平的运动员。这个不会有问题,我向大家保证:我们的选拔一定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2016-06-02 15:37:47] | |
吹雪: | 女子投掷在多个项目上也存在幸福的烦恼,我们有没有考核方案?未来随着中国田径的水涨船高,会不会也像美国一样举办奥运选拔赛,一枪定胜负。 [2016-06-02 15:39:52] | |
冯树勇: | 客观看,我们中国田径,短期内我们还难以效仿美国的办法。美国田径人才很多,47个项目里绝大多数项目都会超过3个人。中国田径不管再多的人达标,我们还是少数,在比较少的项目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能采取一次定胜负的话,有可能会使一些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因为各种原因落选,这样就会对我们参加奥运会有明显的影响。所以我觉得为了能够使最优秀的运动员被选拔出来,短期内这样的办法还不太适合我们。 [2016-06-02 15:39:52] | |
吹雪: | 巩立姣可谓成名很早,但近年来也遇到了瓶颈,一直无法突破自己20.35米的最好成绩, 今年在德国的比赛上,她又创造了最好成绩,并且有多位投掷女将创造了最好成绩,请问是什么原因? [2016-06-02 15:50:39] | |
冯树勇: | 巩立姣经历了很多世锦赛和奥运会,也是老将,2009年达到20米35,到如今过去将近7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瓶颈。巩立姣这个队员身体条件不是很理想,个子和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起来还是相对偏小,块头也不够,但是她的特点是在个人的动作速度、出手速度上有独特的特点,保证她这些年经常出现20米以上的成绩,或者是接近20米的成绩,还是相对稳定。这个成绩要想去争金夺银明显实力不够,她这些年基本在第三、四名,拿到了不少奖牌,但是想拿到第二、第一名非常难,去年世锦赛仅仅输了几公分,非常遗憾,2011年世锦赛也是和第二名差5公分或者7公分,结果得了第四,这种情况持续这么多年,我们觉得要突破,采取了送她出去训练的办法,虽然李梅素教练也很尽心尽力,也有很多的经验,在这些年保持了高水平,取得了这么多好的成绩,但是作为这么一个高水平的教练,她也很配合这个事,寻求突破,我们送巩立姣到德国训练,德国在投掷方面是有多年的优势,我们找到的克拉克教练也是非常有经验的,他对巩立姣训练一个是在技术优势方面尽可能保持。在滑步和最后用力衔接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保证速度优势继续得到保持发扬,另一方面经过分析认为巩立姣在绝对力量方面,在绝对的实力方面还有欠缺。她在德国勃兰登堡训练的这两年多里把这个作为重点突破方面,应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加上德国一些细节方面逐渐雕琢和润色等等,使她的技术变得更为稳定,更为有效,在专项能力方面得到一定提高。因此,她在不久前的比赛中终于取得了一些突破,这还不是稳定的情况,下一段很重要的对巩立姣来讲能够通过最后两个月的训练,使实力水平再有一定的提高,奥运会的时候能不能发挥出20米50甚至更好的水平,要是发挥这样的水平,前三名是肯定能保证的,至于能不能得到第二或者第一完全看对手的发挥,对手有德国的施娃尼斯还有新西兰的维利,维利因为年龄的增长,前两年做了手术,现在在回归中,她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还是难以预料。不管怎么样,巩立姣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做到最好,争取能够实力更强,在里约奥运会中表现出更好的成绩,这就是最重要的。 [2016-06-02 15:50:39] | |
吹雪: | 竞走团体世锦赛获得7枚金牌,这对我们里约奥运会的信心有何提升?如何看待这次的成绩? [2016-06-02 15:56:37] | |
冯树勇: | 熟悉田径的朋友们知道竞走是我国多年来的优势项目,包括男子20公里和女子20公里确实在实力上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我们在人数上也得到了增加。我说的这个意思,是不像过去任何一个大赛都有3个人参加,那个时候最强的选手和第三名选手差距很大。现在可以做到3个参赛选手的实力虽然有一定差距,但是差距相当小,我们整体竞争力得到比较大的提高。去年提到在鸟巢让我们听到国歌、看到国旗升起的景象,确实我也挺激动的。2008年我们没有这个场景,去年这一天的过程中,很多人给我发微信讲,今天我们一定要去鸟巢,一起唱国歌,这确实代表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田径谜们的心声。他们对竞走寄予很大希望。世锦赛竞走得了7枚金牌,有单项还有团队,真正有意义的是男女20公里得金牌,包括我们的奖牌。这次世锦赛的比赛对运动员备战里约奥运会有很大激励作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比完赛以后,多方面的,包括媒体,包括各个层面谈论的事情,都觉得中国的竞走要在里约怎么样……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作为总教练我一定希望我们竞走能拿到更多金牌奖牌,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为世界杯取得这样的成绩而盲目乐观、沾沾自喜和自满,我们必须要看到我们的对手仍然很多,而且实力并不差,这一届世界杯的比赛是在5月初。我们注意到很多国家他们在准备世界杯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全力以赴,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今年最重要的比赛是里约奥运会而不是这个世界杯。虽然我们赢了,但是并不一定说明我们比别人强,特别是比赛中一些对手表现出来的情况和我们相差并不大。我们世界杯之后召开了总结会,确定了下一段备战的方针,就是要扎扎实实把自己的技术、体能、战术的运用,以及最后整个赛前训练安排都要争取做到最好,要求男女20公里的选手们在里约奥运会争取都能够表现出最好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2016-06-02 15:56:37] | |
冯树勇: | 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的是,50公里相对弱一些,这次世界杯没有拿到奖牌,因为这次世界杯我们特意让参加奥运会的3个入选的主力选手没有参加世界杯比赛。参加50公里的是后续的一些年轻的或者是替补的队员去参加的。因为50公里这个项目的消耗非常大。3月初,他们刚刚进行国内选拔赛。如果5月初再去走一个50公里,需要走出比较好的成绩,这个消耗会非常大,客观上会影响他们备战里约奥运会。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参加。不管怎么说,我们一定要树立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个项目我们要向奖牌冲击。如果我们做得好的话是有机会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能不能做好,首先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一定要把各个细节各个方面做到最好,因为我们里约奥运会会面临着一个不利条件就是路途遥远,要飞很长时间,调整时差,在南美洲还有若干个强劲对手在等待着我们。但是,我们有信心努力做好! [2016-06-02 15:56:37] | |
菲儿: | 竞走还有一个问题,提到了拉科鲁尼亚站,男女20公里竞走的的运动员刘虹和王禛都卫冕了,并且刘虹还在去年这个项目中创造了世界纪录,如何评价这个成绩,您提到了团队作战这块,几个运动员水平都非常接近,谈谈这块。 [2016-06-02 15:58:22] | |
冯树勇: | 刚才谈到男女20公里竞走的水平,3个运动员的水平相差越来越小,这样的项目距离很长,很艰苦,很累,运动员走的过程中需要很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需要有队友相互鼓励和配合,互相带走等等这些战术的运用,只有水平接近的时候才能做到,现在能够做到三个选手的水平接近,至少比赛过程中有相当距离中我们可以有意的去做这些事,这对于我们运动员取得好的名次是很有利的,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拉科鲁尼亚这个比赛和世界杯的比赛接近,也是一个观念的突破,他们参加比赛都是达米拉诺教练的带领下,在意大利备战,这个比赛的成绩不如刘虹去年创造的记录,或者在世界杯上走出的成绩,但是没有关系,他们是把这个比赛作为备战里约奥运会中的一站比赛,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这个比赛作为一种训练,通过这个训练去考验自己的技术,锻炼自己的判断,对形势的判断,怎么根据实际的情况变换自己的战术,以及积累经验、了解对手等等采取这样的作用。因此,对于成绩上没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这么频繁的参赛并且每一次都走最高水平,会对备战的系统性整体性产生一定影响。 [2016-06-02 15:58:22] | |
金刚: | 现在田径也在提倡走向街头,比如世贸天阶撑竿跳比赛、奥林匹克文化广场撑竿跳比赛,这对中国田径的意义有何影响? [2016-06-02 16:00:44] | |
冯树勇: | 我觉得一个项目的发展需要有更多方面的支持、认识和热情,对于中国田径长期以来我们的水平是偏低的,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大家投入程度确实不够。中国田径大家庭不断努力,我们水平有一定提高,特别是北京去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以后田径的影响力逐渐加大,我们中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田径影响不断扩大,使更多的人能够更多的了解田径、认识田径,特别是如何能够吸引一些年轻的小运动员们,能够投入到田径运动训练中来,认识到田径队各个项目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等,采取各种方式,其中在街头比赛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样的比赛可以扩大田径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热爱、喜欢田径,主要起到这样的作用。当然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各项运动市场化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些比赛融入一些商业因素等等,这可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2016-06-02 16:00:44] | |
金刚: | 薛长锐在伤病归来后,今年年初就创造了全国纪录,他是否回归到了最佳状态? [2016-06-02 16:10:37] | |
冯树勇: | 男子撑竿跳确实这几年有了整体进步和提高,室内纪录达到5米81,室外达到5米80,可以说基本进入世界顶尖行列,在国际比赛中也有一些不错的表现。薛长锐因为脚伤错过世锦赛有点遗憾,这位选手非常有天赋,在撑竿跳技术的把握上和空间的感觉上都有他的优势,速度不错,身体条件也比较好。作为薛长锐来讲,用世界水平运动员的标准衡量还有很多不足,首先在速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身体力量上还欠缺。他显得比较瘦弱,而世界上优秀的运动员训练肌肉都练得比较发达,他这几年在加紧练,但还是有点差距。今年1月份的时候,他在室内比赛跳到了5米81,是很好的消息,应该说他在回归的过程中。我还不能说他已经回归到受伤前的最好状态。今年整个冬训到目前为止还是有相当进步,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不稳定这个词用得很好。“不稳定”表现在竿上的技术还没有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在高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换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太好的情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运动员要不断更换用的撑杆,撑杆的硬度不断增加才有可能跳好。换的过程中在前面用了一个相对软的竿熟悉了这个技术,变成硬竿以后能不能顺利完成,这是关键。薛长锐在这方面还需要经过训练和磨炼让他更熟练。我希望真正奥运会的时候,实力能够达到更好更稳定的平台。这是我对他的期望。不管怎么样,经过今年的训练以后,室内5米81,包括鸟巢挑战赛的5米70,实际上他的状态相当不错,但由于竿的问题没有表现出好的成绩,教练经过分析之后有充足的信心。 [2016-06-02 16:10:37] | |
冯树勇: | 男子撑竿跳5米70比过去高的情况下还有一位选手黄博凯,刚刚20出头,还有姚捷,3个选手达到这样的水平很不容易。他们有机会参加奥运会,但是能不能进入前八名或者创造什么好成绩现在很难说。作为每一个队员都把目标锁定为争取进决赛,争取努力进前八名,都在努力着。不管怎么样,年轻的选手有这样的经历,对将来中国撑竿跳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男子撑竿跳水平的提高对女子也有一定带动作用。李玲这几年成绩不断稳固向前提高,今年已经达到4米70。前两年的比赛中也有一些不错的表现,希望她能够在成绩上更为稳定。4米70的高度足够可以在奥运会或者世锦赛这样的比赛中进入前八名甚至前六名,当然这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稳定发挥。不管怎么样,撑杆跳从过去处于相对低水平,到目前具有相当不错的竞争力,这个发展过程令人高兴。希望我们这个项目今后不断涌现出新的运动员,早日达到德国外教的预测,中国选手将来一定有机会跳到5米9或者6米。 [2016-06-02 16:10:37] | |
爱宕: | 今年在上海钻石联赛和北京田径挑战赛都安排了男女接力比赛,我们有没有考虑要举办一场接力专项的世界大赛? [2016-06-02 16:16:48] | |
冯树勇: | 这个问题非常好,田径奥运会项目47项,其中4项是接力,特别是男女的4×100米接力是特别吸引人的项目,也是很多人关注特别喜爱的项目。我们接力这几年又是重点抓的项目之一,因此在今年上海的钻石赛和北京的挑战赛上我们特意安排了接力的比赛,一方面增加观众观赛的兴趣,另一方面给我们接力队提供训练的机会,这是双赢的一件事。我们每年组织若干场专门的接力比赛,给我们国家队提供训练的机会,同时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省市接力水平的提高。关于组织专门国际接力赛的事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从2014年开始,国际田联在巴哈马专门设置了世界接力锦标赛,2015年举行了第二届,第二届举行了之后国际田联又改变了安排,改成两年一届,今年没有,明年要有,还在巴哈马,总之,中国田径还是有希望在将来会申请一届专门的国际田联的接力锦标赛,这样给我们中国田径观众一个专门观看接力比赛的机会,同时给我们中国接力队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2016-06-02 16:16:48] | |
天津风: | 尤金站苏炳添跑出10.04秒,在大顺风的情况下,这个成绩是否满意? [2016-06-02 16:18:30] | |
冯树勇: | 很多人会有比较,去年9秒99,是正常的风,今年怎么跑了10秒04,而且还是超风速。苏炳添今年冬训是非常理想的,各个方面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出现了在世界锦标赛的时候跑出6秒50很高水平的成绩。根据国际上或者是美国短跑的规律来看,60米跑到6秒50的运动员,100米怎么样也应该在10秒以内,至于能跑多少,每个运动员的水平不一样。苏炳添这几年整体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去年在节奏的把握上进步很大,因此出现了突破,跑了9秒99。但是这次跑,他出现了一个问题,他的起跑到60米相当不错,后程跑得不是很理想,单从成绩上看,跑得不太理想。考虑到苏炳添今年室内世界锦标赛之后他的膝关节出了点伤,为了使他的伤尽快养好,在尤金前训练和室外比赛中训练有意进行了调整,也没有参加任何一场比赛。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讲没有参加比赛全程,在把握上肯定受一定影响。考虑到这些情况,第一场能够跑到10.04秒,这样的风速,虽然超风速,我仍然认为这是正常水平。如果把握好机会,实力不逊于去年。跑100米这样的机会在奥运会前不太多,但是奥运会接力比赛之前参加100米的比赛,我们也希望苏炳添能够在这样重大的比赛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因为通过艰苦的冬训之后,包括很多教练都认为苏炳添今年应该比去年更强,当然要跑出一个好成绩需要多方面因素的保证,这并不是说逆向去跑就能跑出来,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在一起。不管怎么样,我们对他充满信心的,他作为接力的主力队员之一,我相信他能够在第一棒上对整个中国4×100米接力队伍取得好成绩作出贡献。 [2016-06-02 16:18:30] | |
天津风: | 您能介绍一下目前各支队伍的备战情况?训练参赛都有怎样的安排? [2016-06-02 16:21:06] | |
冯树勇: | 进入室外赛季以后,大家也注意到我们选手在国际、国内参加了不少比赛,我们当时考虑经过冬训以后一定要通过这样的比赛表现自己冬训后的水平和结果,通过这样的比赛寻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奥运会前的训练,加强针对性方面提供依据,这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说现在室外的比赛已经基本逐渐告一段落,最近几天还有几场比赛,比如罗马,今天夜里的钻石赛,之后挪威的钻石赛等等,还有一些在德国的小的比赛,加上6月20日的全国冠军赛,之后基本告一段落。我们选手下一段的考虑,根据自己项目的情况,场地等各方面的要求我们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最后备战,有些选手在美国训练,有些在欧洲训练,他们可能还要参加一些比赛,通过比赛和训练结合起来,促进他们状态不断提升。当然,我们还会有一些运动员在国内训练,还有竞走一直在意大利训练,奥运会之前相当一部分选手去欧洲、美国,从那里直接去里约,时差上从那边出发的比北京少一些,同时路程基本减半,这样可以减少路途疲劳,相对来讲在路途上对运动员的消耗会减少一些,这是我们的考虑。 [2016-06-02 16:21:06] | |
菲儿: | 您能展望一下中国田径队在里约的成绩 [2016-06-02 16:25:04] | |
冯树勇: | 前面谈到了因为中国田径在去年世锦赛上的表现,以及在一些钻石赛、挑战赛各种国际国内赛事中,一些选手表现出来好的成绩,确实使很多网友朋友对中国田径在里约的表现充满期待,希望中国田径有好的表现,这也自然是我的希望。 但是,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必须要用冷静的头脑认真分析我们面临的情况。里约奥运会和北京世锦赛有本质区别,从世界选手来看,绝大多数不是不重视世锦赛,只能说他们更重视奥运会,通常国际上很多优秀选手在奥运会年会全力以赴,争取把自己的状态达到最好,因此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面临非常强大的对手。去年世锦赛在北京,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的选手在自己本土比赛有很多便利,现在要到遥远的里约去参赛,去年我们具有的所有的有利条件基本变成不利条件,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大家可以基本想象一下,简单说饮食、语言、环境、时差、长途旅行等等这些东西。去年对外国选手是不利的,当然还有很多选手也不利,但是对于我们的选手能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我觉得确实是很大的挑战。我也跟运动员都谈到这一点,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在里约作战比赛和跟在北京的不同,平常训练中有针对性的训练,争取提高运动员这方面的能力。 在里约存在一些问题,筹备过程中各方面条件也还有一些不太理想的方面。因此,赛前的训练营,包括以后可能面临的交通各种方面都不会像北京这么便利,我们会面临一些想不到的困难,可能都会对运动员的备战和最后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教练员运动员,包括我们的管理人员都要心里很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形势非常严峻。要想实现在里约有进一步突破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必须要做到的一点就是经过最后的备战,使我们绝大多数运动员实力能够有进一步提升,或者有非常稳定高水平的状态。同时,他们要通过按实战条件要求进行的训练,让他们在有压力,有竞争对手,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能够有一个比较大的把握,发挥出的能力有比较大的提高,如果更多运动员能够做到这两点,我们在里约就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如果我们做得差就有可能失去一些机会,因此,最后这两个月的训练还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不能产生任何松懈和乐观的情况。前面任何比赛的成绩都不代表你在里约的表现,在里约要想有好的表现就一定要做好最后阶段的训练,包括赛前训练的安排。 [2016-06-02 16:25:04] | |
主持人: | 本期访谈到此结束,预祝中国田径能在里约上有更好的表现,谢谢冯主任。 [2016-06-02 16:25:07] | |
冯树勇: | 谢谢广大网友! [2016-06-02 16:2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