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1  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体育管理体制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1  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结构产生影响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渐进行了改革。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各个项目运动队、体育院校、体科所都是在体育管理部门的计划支配下,从事各自的活动,这就构成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特点。竞技体育和科技体制的形成是为了减少体育工作者互动关系的不确定性,就是希望借此由提供这个既定的架构,减少体育工作者从事促进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项目运动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进行了较大的变革。在现有运动项目管理体制下,存在多种运作方式,某些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走职业体育俱乐部运作模式,基本上通过竞技体育表演市场来运作。另外根据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国家正逐步减少对体科所的投入,鼓励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更主动积极通过和相关运动项目结合,展开科技服务和科技攻关,进而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这一系列相关变革导致了各个运动项目运动队、体育院校和体科所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在不同的体育管理体制模式下产生了不同的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决定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功能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对竞技体育各个运动项目发展的作用形式和程度的差异。
1.2  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运行机制和方式产生影响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要素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在不同的体育管理体制模式下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运行过程中,各个子过程的表现形式、各个子过程阶段之间的结合方式以及结合质量的差异,决定了转化系统运行的调节机制的不同。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制下,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以体育管理部门为主体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形式展开,在转化中的各个子过程的联结主要是通过计划机制实现的,其联结质量取决于体育科技攻关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实施的有效程度。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是体育管理体制促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方式,所以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方式的差异的特点,可能会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
    体育管理体制在促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具体地表现为负责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构与组织,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和责任范围以及由它们所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政策。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在现行体育管理体制下,由于处在不同位置的教练员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差异,因此他们对体育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认识也不同。处在一线的教练员,能得到的科技服务和科技帮助较多,他们对体育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中的转化认同度也就较高,相反,处于二线的教练员获得科技服务和科技帮助较少,他们对此的认同度也就较低。
2  体育管理部门行为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体育管理体制还表现为负责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与组织的运行方式、管理方法和控制手段,要了解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也相当重要。
    体育管理部门是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者和调控者,其中包括制定、执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体育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各种政策法规来调控与此项工作有关的参与各方,而只有管理部门才有制定这些体育科技相关政策法规的权力。另外,体育管理部门不仅承担着决策者的角色,还担当着调控角色。为了保证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竞赛有机地结合,并有效地运行,体育管理部门运用行政、经济、政策等手段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控。体育管理部门又是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者。在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过程中,需要有各种条件与之保障。另外,体育管理部门需根据体育科技和竞技体育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提出各种研究计划与课题指南,资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项目。
    在我国现阶段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体育科技成果在体育专业交流和体育教育中的转化;针对我国的奥运争光计划,直接组织某些领域的体育科技攻关活动。本部分问卷我们根据这两种转化方式中体育管理部门的行为,分为两个层面。
2.1  在体育科技成果的体育专业交流、体育教育转化过程中的行为
    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转化是不断创建和利用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活动,从这方面讲,转化过程就是要对各类信息收集、加工、传递和利用的过程。同时成果转化活动各环节之间、转化各阶段之间存在着本质的深刻联系,因此自觉建立起这种联系是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在这种转化方式中,体育管理部门的作用是建立有效的信息保障,现阶段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岗位培训、组织某些运动项目的现场运动技术交流会与科技普及活动等,使体育科技人员、教练员、管理人员获取最新的体育科技信息,并启动体育科技创新过程,最终使体育科技成果在体育科技普及中得到转化。
    信息保障服务在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媒介作用、催化作用、激励竞争作用、反馈作用、监督和调剂作用5个方面。媒介作用是指把体育科技成果的信息传递到运动训练领域,使成果的潜在使用者能够了解到成果的相关信息;催化作用指在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刺激下,使体育科技成果资源得到多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快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为竞技能力的速度;激励竞争作用是指信息的普遍流通,给成果的研制方和使用方双方都带来了更大的选择权,从而促进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质量;反馈作用是指信息渠道的通畅密切了科研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激发了科研人员出成果的积极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监督和调剂作用是指信息服务在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转化过程中要求成果研制方和使用方要严格履行一定的责任和权利,保证成果转化的真实、公平和公正。
    从调查可知,虽然不少一线教练员已经比较认同管理部门在该方面的行为,但是二线教练员与科技人员对此的认同程度不高,说明体育管理部门所建立的信息保障机制仍然不够完善。要改变这种状况,体育管理部门应扩大信息保障服务范围,为教练员和科技人员特别是二线教练员创造更多的信息交流的机会,拓宽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强他们理解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他们创新信息的能力。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参与转化活动者的信息服务保障问题,才可能实现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的顺利转化。
2.2  在体育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中的行为
    我国当前正处于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体育领域中的各种研究与开发活动都会碰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例如,开发研究的科技成果就是应通过市场来检验成果的转化效率,以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尤其在体育领域内的那些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如果完全通过市场来进行运作就有可能失败,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成果的特点,如同我国教育、文化、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科技成果一样,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化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应当承担起直接组织成果转化的职能。特别是在我国“举国体制”不断得到完善和巩固的情况下,更应突出发挥这种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明确重点体育科技攻关和服务的优势项目,真正促进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科技攻关和服务是我国目前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运动实践转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我国举国体制下的产物。从备战历届亚运会、奥运会所组织的科技攻关和服务的活动看,这种组织转化方法可以直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提高。
    在这种转化方式中,管理部门所起的是组织科技攻关与服务的作用,根据教练员在运动训练和重大比赛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组织攻关项目,激励、引导、规范转化各方的行为。
    根据调查结果,只有17.1%的二线教练员和35.3%的科技人员选择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体育管理部门制定正确的体育科技政策,引导和规范参与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科研单位、运动队、管理部门)的行为;只有13.5%的二线教练员和32.7%的科技人员选择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体育管理部门在训练、科研相结合过程中起到的协调各方面关系的服务作用。说明管理部门在规范参与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行为,协调转化各方关系方面仍然做得不够。科研单位、运动队、管理部门这三大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运行独立,但又彼此机制关联,功能耦合,如果转化各方关系不协调,没有一个规范的操作环境,必然会影响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效果,最终影响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实践的转化。
    在体育管理部门建立教练员与科技人员为运动队共同科技攻关的奖励制度的认同调查中,选择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的一线教练员有36.1%,二线教练员有 14.5%,科技人员有36.2%。说明现行的科技攻关奖励制度仍然没有得到大部分教练员与科技人员的认同。奖励制度是激发并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转化活力和动力,是促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这是影响到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进行科研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在对体育管理部门通过制定激励政策,以促进教练员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水平的调查中,分别有61.1%的一线教练员,13.5%的二线教练员和 47.0%的科技人员选择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由此可知,管理部门在激励教练员提高训练的科学水平方面工作仍略有不足。科学训练,利用科技训练是提高训练水平的最佳手段,只有促进教练员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水平,才能有利于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开展,促进体育科技成果顺利向竞技体育实践转化。
3  现行体育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效应
    体育管理体制对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可有效减少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既表现在新的体育科技成果的形成过程,也表现在转化中,促使竞技体育运动能力提高的过程。由此体育管理体制使得参与各方的行为变得可以预期和容易管理,从而可以减少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不确定性。
    其次,体育管理体制可以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既包括了体育科技成果所必需的转化各方面之间的稳定的交互作用,还包括体育科技变化本身所需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尤其是我国体育科技系统在必要的制度保障下,可以按着科技发展要求,保持转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有效地促进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
    第三,体育管理体制可以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激励作用。从我国目前现行的举国体制看,国家对于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之所以重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具有制定和管理产权制度的权威,进而可以影响在这个体制下的激励系统。例如,作为体育科技成果的基本知识形态、专利、专著、论文等,体制在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利益,从而影响到转化过程。如果体育管理体制不能提供有效的激励作用,势必会影响到参与各方的积极性。换句话说,在竞技体育和科技发展过程中,体育人力资本要素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检验体育管理体制建设和完善是否妥当的最终标准,在于它能否发挥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对现行体育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应的满意度调查,我们对现行体育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效应有了初步的了解,发现一线教练员与科技人员除了对科技攻关的转化效果满意度不高之外,对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与政策还是比较认同的,而二线教练员则对我现行体育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满意度不高。
4  现行管理体制在促进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实践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4.1  尚未充分发挥体育管理部门的作用
    体育管理部门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较为复杂的。一方面,体育管理部门在组织科研课题立项、成果鉴定、评奖等方面都很重视;但另一方面,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运行机制、环境和措施等方面却又做的不够,或者不到位,如保障教练员的信息流通,协调科技攻关过程中教练员与科技人员的关系,提高教练员与科技人员科技攻关积极性等。
4.2  二线教练员参与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机会太少
    二线教练员普遍对现行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认同度不高;对体育管理部门促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为认同度不高;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效应的满意度也较低。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发展竞技体育运动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所形成的各类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所进行的推广、运用,直至促进体育科技和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提高的活动。广大二线、三线教练员得不到科技帮助与服务,得不到应有的信息保障,训练的科学化自然不高,各类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自然也谈不上得到推广,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也就难以得到提高,其后果可能影响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4.3  收益实现机制普遍没有建立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都是通过竞技体育比赛成绩最终实现的。这种成果的转化不同于一般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合理、公正的利益分配很难建立起来。如现行的科技攻关奖励制度仍然没有得到大部分教练员与科技人员的认同。这也是影响教练员与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攻关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5  促进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实践转化的发展对策
5.1  充分发挥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好科研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使三者能够持续、协调发展。作为体育科技管理领导者要能够让研究课题顺利运行,为体育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地沟通各方面的联系,组织协调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使各部门之间,不同专家之间能够很好地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把组织协调工作做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任务。
5.2  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必须走科技兴体之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等竞技体育人才的科学文化素养,在抓好一线训练科技化的同时,要适当推广体育科技成果,为广大二线、三线教练员提供体育科技信息保障,全面实现科研训练一体化。要继续重视体育科研工作,加强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的推广应用,真正做到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
5.3  尽快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信息保障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生产和转化阶段的要素投入,从政策上积极引导参与转化各方形成一致目标,充分挖掘其潜力,发挥其动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