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色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该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比较方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海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体育健身娱乐业蓬勃发展、体育冬训业前景广阔、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迅速、体育赛事与其它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影响,极具地方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已在实践中初见端倪,但海南体育产业还存在明显的产业规模狭小,主导行业缺乏,大资本、大项目引入不足,以及缺乏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中高端体育产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等问题。
    海南体育产业发展的具有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体育环境。其潜在优势是:省委、省政府实施“一省两地”战略、适宜的气候、优越的生态、丰富的物种、健康岛、生态岛的形象和品牌、国内外优秀运动队来琼冬训的传统、有一定的运动休闲的物质技术基础;潜在劣势是:来琼成本、季节波动、缺乏整体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形成品牌、缺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潜在机会是:2008奥运会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打造旅游强省、生态岛、健康岛、高尔夫球岛的机遇、国内外运动休闲需求不断提升的机遇、旅游、文化、体育三业互动互联的机遇;潜在威胁是:来自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周边省市的竞争、来自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的竞争。
    其规划目标是:基于国际视野、中国经验和海南实际,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和海南的环境、产业、体制特色,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整合自然、生态、人文和体育资源,促进城乡互动和产业联动,推动体育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海南的全面振兴注入活力、动力、魅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具有海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影响的特色体育产业体系。
    特色体育产业在全省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定位是:全民健身的乐园、奥运争光的基地、体育财富的源泉,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做优、做强支柱产业的润滑剂、构建“和谐海南”助推器。规划原则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走外向型发展道路;坚持体育、旅游、文化三业互动;坚持打造环境特色、产业特色和体制特色的三统一;坚持整体规划、规范运作、分步实施。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岛三地一中心”,并以此孵化和培育独具海南特色、具有比较优势的运动休闲产业集群。“一岛”:就是打造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岛;“三地”:就是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体育冬训基地、打造全国著名体育赛事基地、打造全国著名体育旅游胜地;“一中心”:就是打造国际化的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中心。
    高尔夫球岛的开发。“高尔夫球岛”是一个产业园区发展的概念,它是指利用海南省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以高尔夫球产业为主导,以高尔夫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两翼,以优质高尔夫球场和高水平高尔夫赛事为标志,集高尔夫用品生产、场地建设、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人才培养、旅游休闲以及高尔夫文化于一体的国内乃至亚洲一流的高尔夫产业与高尔夫休闲园区。
    “高尔夫岛”产业功能定位是:拥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高尔夫球场,成为国内外高尔夫运动爱好者的天堂。目前,海南高尔夫球场已建16座,在建8座。从市场和客源需求以及动态增长趋势看,海南“ 高尔夫岛”的场地数量尚需发展。打造高水平的高尔夫赛事;成为国内乃至亚洲高尔夫运动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高尔夫博览中心;成为国内乃至亚洲高尔夫用品生产中心。
    加快“高尔夫岛”建设的主要措施有:组织专门机构,研制“高尔夫岛”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编制“高尔夫岛”的产业规划及其实施细则。建立政府与行业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确保“高尔夫岛”的规划实施。明确政府归口管理的机构,并逐步强化“海南省高尔夫球协会”在“高尔夫岛”的建设中发挥管理、监督和协调的职能。制定用地、税收、审批等方面优惠政策,加快改善“高尔夫岛”的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国内外主要城市的海南航线,满足“高尔夫岛”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积极引进和打造有影响力的高尔夫顶尖赛事,筹建“海南高尔夫学院”,培养高尔夫运动专业人员,保证“高尔夫岛”开发计划的人才需求。重视媒体的宣传,对“ 高尔夫岛”内涵和服务项目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全面推广,扩大“高尔夫岛”的社会影响力。
    冬训和调整训练基地的开发。海南具有阳光、沙滩,空气、气候等比较和综合优势,是运动队冬训和调训的理想之地。其开发的近期目标是:改扩建海口秀英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完善文昌高隆湾国家沙滩排球训练基地的配套设施,争取五指山举重训练基地成为国家级的运动训练基地。其中远期目标是:建设海南体育训练基地为一个区域型、有较大影响和发展潜力的,功能齐全、服务到位的品牌基地。新建1-2个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大现有基地存量改造;完善基地功能,将海南体育训练基地建成为高水平的运动训练基地和培训基地,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区和赛事及会展的举办点。新建1-2个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的体育训练基地。其中,重点项目是:五指山国家举重训练基地、海口秀英帆船帆板训练基地、文昌高隆湾沙排训练基地、体育训练基地培训中心。重点项目的地区布局:主要按照海南省的体育和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和资源优化的原则,沿海南的东海岸线和旅游线进行设置。融资方案措施是:对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将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积极参与和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原则;而对其它项目将主要采用社会投入为主,政府积极配合,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基地建设的对策措施有:加大资金、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 加强相关部门协作;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发。海南选择和开发体育赛事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符合省政府的长远战略思路;与海南其他产业遥相呼应;充分利用海南的气候优势。海南体育赛事选择的主要方向是:打造以“岛”为特色的体育赛事。以体育赛事与“岛文化”相结合,培育海南“岛”特色的体育赛事,如环岛自行车拉力赛,环岛汽车拉力赛,环岛摩托车拉力赛和环岛帆船拉力赛等。打造以“海”为特色的体育赛事。利用优越的海洋﹑海滩资源,开发竞赛与表演相结合的体育赛事,如横渡琼州海峡、国内国际沙滩排球、沙滩足球赛。打造以“山 “为特色的体育赛事。利用海南山地资源,积极开发铁人三项、登山、攀岩和探险漂流的国际性赛事。打造以“高“为特色的体育赛事。利用海南独特的高尔夫资源,开发以欧巡赛﹑亚巡赛以及有影响的商业性赛事为重点的顶级高尔夫赛事,培育传统赛事品牌。打造以“冬”为特色的体育赛事。与建立国内冬训基地的规则相结合,选择部分影响面广,参赛人数多,参赛队伍水平高的项目,配合冬训安排,举办以检验冬训效果为主题的竞赛。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建立政府扶持、协会监督、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体育赛事开发和推广模式,制定体育赛事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开发体育赛事。加强对大型体育赛事的领导、统筹协调、政府各部门的配合,抓好体育赛事开发与规划的实施工作,争取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项目管理中心和全国单项运动协会的联系,争取政策和项目倾斜。加强与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建立体育赛事合作开发的平台,保证赞助商和中介组织权益。加快体育赛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赛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重视体育赛事的娱乐功能,加强与海南旅游业的开发密切合作,根据旅游旺季和客源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组织体育赛事,培养稳定的观众群体。
    体育旅游的开发。体育旅游开发的目标是: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的功能初步完善;体育旅游形象初步形成;全面实施“一山、两岛、两湾、两漂流、一文化、两基地”的“海、山、岭、泉”的体育旅游格局。体育旅游经济效益有明显增长,体育旅游的比重开始上升。
    对策措施有:统一认识,树立发展体育旅游的新观念;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化生态环境环境,提升海南体育旅游的新形象形象;坚持海南体育旅游产品的不断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效益,实现多元化发展;加强协作,联合发展;提高科技含量,挖掘文化内涵,培养体育旅游人才;深化改革,推进体育旅游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扩大开放,加快体育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
    海南体育产业开发总体原则是:政府规划引导,企业自主运作。以市场化运作为原则、以利益为纽带、以规划为依据,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和开发商参与海南特色体育产业项目开发。根据特色体育产业不同的规划、建设内容,采用三种不同的开发模式:一是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模式。适用于在海口兴建的综合性国家级冬训基地项目。省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国家体育总局与所属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出资兴建,基地归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有。二是省市政府与兄弟省市体育部门共建模式。适用于除海口之外的其他冬训基地的建设项目。省市两级政府以体育场所用地价格向有关省市体育部门和职业体育俱乐部提供建设资金,基地归投资者所有。三是政府规划,企业运作。适用于除冬训基地建设之外的所有产业开发项目。省发改委牵头,文体厅、旅游局、环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特色体育产业发展规划。面向国内外招标,聘请专业化的咨询管理设计公司、公关公司负责规划中重大项目的设计以及特色体育产业项目的宣传和推介工作。省政府将特色体育产业规划方案整体打包向国内外发布。对于投资规划项目的企业,政府优先有偿划拨土地。鼓励国内外企业以独资、合资、租赁、产权经营等多种方式兴建和改建特色体育产业开发项目。
    海南特色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专业化公司的参与和介入;开发方案的包装、宣传和推介;面向国内外的招商和引资;组建产业集团,规模化经营。海南特色体育产业的规划和建设需要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特别是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奖励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作者:陈亚俊(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鲍明晓、谭建湘、张林、夏敏慧、王公法、
              叶志春、何贤才、王相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