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表演业研究

1  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整体性评价
    本文借鉴波特的钻石理论和其它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专家指导下首先以波特钻石模型的6个要素为出发点提出了若干影响因素。在第一轮的问卷调查中,请专家就影响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剔除不起作用的因素,补充没有包括在内的因素。然后进行第二轮专家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最终确定了影响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的22个因素。根据影响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的6大要素、22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对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竞争力优劣势做出如下评价:
    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一般,与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竞争优势点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大,具备强劲的体育竞赛表演潜在需求;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政府对体育竞赛表演业非常重视,具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政府宏观管理、筹集资金能力强;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竞争劣势点包括国际知名运动员、高素质体育赛事策划人员、品牌赛事数量较少,举办大型赛事的历史短,相关经验不足;居民需求结构不合理,体育需求成熟度偏低;体育传媒业、体育经纪业发展滞后;上海职业足球俱乐部普遍历史较短,文化底蕴不深,运动成绩与世界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运营状况不佳,品牌竞争力不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赛事资源由政府垄断,金牌战略导致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重视不够,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滞后等。
2  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各要素国际竞争力分析
    生产要素竞争力方面:上海自主品牌赛事少,世界级体育明星、赛事组织管理人员、国际级裁判员少,人才竞争力不强;在体育场馆方面,整体差距较大,但从单个场馆来看,上海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仍具有较大差距。
    需求要素竞争力方面:上海城市人口总量多,拥有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上海居民体育消费所占比重较低,体育需求成熟度偏低;体育竞赛表演创新能力弱,消费者体育竞赛表演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竞争力方面:上海体育传媒业、体育经纪业等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支持产业发展滞后,文化和旅游等体育竞赛表演业相关产业与世界城市差距明显。
    职业体育俱乐部竞争力方面:上海职业体育俱乐部技战术水平不高,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不大,竞争激烈程度不高;与世界著名职业体育俱乐部相比,上海职业体育俱乐部历史较短,文化底蕴不深,经营状况不佳。
    政府竞争力方面:上海市政府为体育竞赛表演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府在举办国际体育大赛中协调能力较强,举国体制在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政府行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金牌战略导致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重视不够,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滞后等;此外上海对国际体育大赛资源的影响和控制力较弱。
    机遇要素竞争力方面: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面临的机遇较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产生巨大的聚焦效应,从而提升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世博会将促进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升级和带动体育竞赛表演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为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核心竞争力方面: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核心竞争力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品牌赛事、国际体育明星和世界知名职业体育俱乐部较少。与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上海城市品牌竞争力差距明显。
    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未来上海应该在引进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努力提升本市职业队水平,打造自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民族品牌赛事。此外,体育竞赛表演业要与娱乐、城市景观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和利用上海城市文化内涵,提升赛事的文化品味。未来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应遵循的原则:要结合城市发展战略,服务城市形象建设;立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促进上海城市体育文化与国际体育文化相结合;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有利于体育场馆等赛事资源可持续利用;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由单项体育赛事向综合性体育赛事发展。
3  对策与建议
    影响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有六大要素,本文试图从这几方面提出提升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生产要素方面:着力打造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和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赛事;培养更多的世界体育明星、赛事策划人员和国际体育组织官员;积极稳妥推进上海市体育场馆建设,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现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多元化经营。
    需求条件方面:稳步扩大体育竞赛表演消费的规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民众体育竞赛表演需求的质量;组织者增强服务意识,满足观众的多种消费需求;加强对观众体育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的调查和研究;向民众加强体育竞赛知识和项目发展相关知识的介绍,增加民众对各竞赛表演项目的了解;培养其对体育赛事的兴趣,逐步提高其欣赏的专业化水平。
    相关和支持产业方面:积极发展上海体育传媒业、体育经纪业和体育广告业等体育竞赛表演支持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等体育竞赛表演相关产业。
    职业体育俱乐部方面:借鉴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运营和管理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和上海特点,完善上海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营和管理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股份制改造,逐步完善其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职业队的技战术水平,逐步形成稳定的技术风格;加强俱乐部文化建设,打造俱乐部品牌。
    政府方面:加快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调整项目布局,重视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的发展;实施体育明星战略,在普及程度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上打造更多的世界级体育明星;加快竞赛体制改革,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调动社会办赛的积极性;制定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长期发展规划,充分考虑规划的前瞻性、阶段性和长期性。应根据上海民众的兴趣和国际体育竞赛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利用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造4~5项属于自己的品牌赛事,并逐步形成传统。
    作者:周良君(广州体育学院)
          陈小英、卢亮球、杜熙茹、周西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