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操金牌教练成才规律研究
1 竞技体操项目和金牌教练
竞技体操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在历届世界大赛中多次为国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以奥运会为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所参加过的五届奥运会比赛中,总共获得了80枚金牌,其中有15枚为体操健儿所获,占金牌总数的15%。列我国项目金牌数前三位。中国体操队不仅在奥运会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在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上也保持着一定的优势。自1979年马燕红在高低杠上为我国夺得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以来,在历次世界大赛上屡有收获,已经有39人76次夺得世界冠军,充分显示了中华体操健儿的精湛技艺和优雅风范。
体操主要金牌教练:
张 健 高 健 黄玉斌 潘辰飞 鲍献琴
陆善真 钱 奎 白远韶 刘桂成 熊景斌
陈 雄 刘群琳 荷 花 赵 奇 刘 佳
王群策 金卫国
2 竞技体操金牌教练成才的基本规律
2.1 社会进步、体育发展为金牌教练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回顾我国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历程,是随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渐形成、发展、成熟的。国家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人民群众对竞技体育的喜爱,从客观上为体操金牌教练的出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体操金牌教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将国家、社会、人民对体育事业的要求与个人需要有机结合,抓住了历史赋予的有利时机,以他们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实现了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和个人价值的最佳体现。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会产生特定类型的人才,而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成长的速率是不同的。体操金牌教练人才的积累阶段,是在我国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53年苏联体操队访华起,我国体操运动就开始了探索,体操从无到有,水平从低到高,老一代金牌教练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接触和认识体操。如宋子玉、周济川等第一代探索者及后来带来体操腾飞的张健、高健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体操金牌教练人才的成熟阶段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期。1979年马燕红获得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开启了我国体操运动的腾飞之门。金牌教练在这一时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到2003 年为止,我国体操金牌教练共培养了39位世界冠军,夺得了76枚世界大赛金牌。体操金牌教练人才的大量出现,正是国家社会、政治、经济迅猛发展的缩影,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此外,国家队和体操管理中心坚强的领导核心、开拓进取的领军人物、团结协作良性竞争的教练员群体、勤奋上进的运动员队伍,为金牌教练的成才创造了适宜的小环境。没有这样的小环境,金牌教练成长的道路会十分艰难,金牌教练成才率会大大降低。金牌教练的家人对他们事业全力支持也是他们顺利成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2 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体操事业的执著追求是金牌教练成才的动力
体操金牌教练的成才与他们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趋向有直接关系。金牌教练能够将国家的需要、人民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荣誉紧密联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体操金牌教练成才的内部动力,献身祖国的体操事业、对体操事业执著追求的强烈事业心构成了他们成才的持久动力。我国体操在世界上是强国,许多国家都高薪邀聘我国教练员去执教,但体操金牌教练都一一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国内环境有利于干一番事业;我愿意为中国效力;国家和人民需要我。
体操金牌教练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有顽强拼搏、以命换金牌的决心,才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够长期奋斗在艰苦的运动训练第一线,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一曲人才奋斗成长之歌。
2.3 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出众执教能力是金牌教练成才的业务基础
黄玉斌是目前惟一的一位世界冠军金牌运动员工作在中国国家队的金牌教练。十多年来,黄指导已经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的世界冠军,十几次夺得了世界大赛金牌,成为能够“点石成金”的“大户”金牌教练,黄玉斌的成功与他在运动员时期高水平的经历有直接关系。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金牌教练培养世界冠军所需要的成功周期与他们在运动员时期的成绩存在一定的关系。即运动员时期的成绩越好,所需周期越短。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结果可以理解为高水平的运动员经历有利于教练员快出成绩,系统的专项训练为日后成为教练员培养了专业素养。
诚然,高水平运动员经历也不是金牌教练成才的惟一基础,体操金牌教练中也有原来体操技术基础较低的,通过工作中的学习、实践获得成功的事例。即便是金牌运动员也不见得就一定是一个成功的金牌教练。可见,金牌教练成才的另一个基础条件,是必须具有全面、出色的执教能力,包括在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所要求的管理能力、认识能力、学习能力、教学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
2.4 从世界水平的高度把握前沿是金牌教练成才的必备条件
人才成长的最终结果与他们所设立的目标有很大关系。体操金牌教练成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金牌教练所设立的目标是世界冠军。运动员不想成为世界冠军就不要进入体操房,教练员将培养和训练出冠军作为自己的天职,他们思考的问题是同世界列强的竞争,他们选择的对手是世界一流的选手,他们表演的舞台是世界大赛的竞技场。因此,他们能够从世界体操运动前沿的高度来把握运动训练中的操作方案,从世界体操运动发展的大趋势来控制运动训练中的宏观决策,甚至要领先一步,走在规则的前面。追求世界一流的要求,培养世界冠军的目标,是金牌教练的专项境界。
2.5 求知好学、名师指导、主持高水平训练、经受大赛洗礼是金牌教练成才的主要途径
分析体操金牌教练成长道路可以发现,强烈的学习愿望,对自己要求严格,虚心好学,善于学习是金牌教练成才的途径之一。通过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金牌教练获得了主干知识,大部分金牌教练取得了大专以上的文凭。金牌教练能够主动、自觉地弥补知识缺陷,结合运动训练实践,边干边学,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拓展知识结构。金牌教练在执教的运动训练实践中,得到了有水平和经验丰富的众多名师的指导,通过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有深厚理论水平的学者学习,金牌教练获得了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的知识、方法、手段。名师的指导给金牌教练架起了通向成功道路的梯子,使金牌教练少走弯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缩短了成功所需要的周期。因此,名师指导是金牌教练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金牌教练是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指导者,他们和运动员一起,长期战斗在运动训练实践的第一线。通过金牌教练卓有成效的训练,运动员才能逐步提高训练水平和竞赛能力,才能具备到世界体坛上参加竞争的实力。金牌教练也必须身体力行地参与高水平的训练实践,才能将自己的训练思想、能力、方法手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后通过运动员得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可以说,离开高水平运动训练实践,金牌教练就失去了施展本领的舞台,主持高水平运动训练也是金牌教练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金牌教练的努力必须通过运动员作为载体在世界大赛上展示,只有在世界大赛中使运动员表现出自身的实力,正常发挥水平,夺取胜利才能证明他们的成功。并不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一定能够成功,也不是每一次大赛都能够成功,这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金牌教练的成功是需要在国际大赛中多次锻炼、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后,才由一次到多次,从偶尔到必然获得胜利。从这一角度来看,经受世界大赛的洗礼也是金牌教练成才的必然途径。
2.6 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是金牌教练成才的关键因素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进步的,发展、变化、进步来源与人类不断的探索和革新创造。人才的成长也正是在创造性实践中得以完成。竞技体育代表着人类自强不息、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的精神。这种永不停步的求新精神在体操金牌教练的成才过程中得到了完全印证。对于体操金牌教练来说,“创新就是生命”,没有创新就没有成功。每一次大的创新,都会出现良好的运动成绩,出现世界冠军,带来我国体操运动的又一次大幅度提升。创新造就了金牌运动员,也造就了金牌教练。在体操运动的一切活动中,时时处处充满了金牌教练的创造性实践。金牌教练在创新方面比较突出的尝试表现在:技术的创新;高难动作方面的创新;成套动作编排、连接方面的创新;训练手段、方法的创新。金牌教练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动机,他们在创新活动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3 结论
3.1 体操是我国优势项目之一,已经有39人成为世界冠军,为我国夺得了76枚世界大赛金牌。体操金牌教练的成才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我国开明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安定的社会秩序、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喜爱以及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为金牌教练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和历史机遇;国家队和体操管理中心坚强的领导核心、开拓进取的领军人物、团结协作良性竞争的教练员群体、勤奋上进的运动员队伍,以及全力支持他们事业的家庭,为金牌教练的成才创造了适宜的小环境,
3.2 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祖国体操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命博金牌”的英雄气概是金牌教练成才的内在动力。
3.3 体操金牌教练具有把握世界体操运动发展前沿的远见卓识,具有全面、突出的业务能力包括慧眼独具的选材能力,务实细致的组织实施训练能力,合理有效的大赛指挥能力,严格大胆的管理能力。
3.4 相应水平的专项训练,好学求知注重实效的知识积累,得到名师的指导,主持高水平运动训练实践,经受世界大赛的洗礼,是体操金牌教练成才的途径。
3.5 创新是体操运动的生命力,创造性实践是体操金牌教练成才的关键因素。
金牌教练的创新表现出长期性、时效性、艰苦性和合作性的特点。每一次重大的创新成功,都会促使我国体操运动水平得到提升。金牌教练在创新方面比较突出的尝试表现在:对技术的创新;高难动作方面的创新;成套动作编排、连接方面的创新;训练手段、方法的创新。金牌教练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是金牌教练永不停止的脚步。
作者:俞继英(上海体育学院)
魏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