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民健康与体育投入监测系统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相应延长,健康水平也相应提高。但是,不同类别人口的健康状况是否一致,处于什么水平,需要进行研究监测。要真正促进国人的健康,在体育领域内,需要建立起我国人口的健康监测体系和体育投入监测体系,以保证体育对健康促进成为人的一种社会自觉,本研究将为这一体系的建立奠定一定基础。
1 天津市国民身体健康状况
研究的监测系统显示,天津市国民身体健康状况结果如下:
1.1 天津市国民的生理功能得分为88.2分,处于优等级。存在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的极显著性差异。年龄上,14~64岁间的国民的生理功能最好,64岁以上的国民生理功能得分最低。婚姻方面,在婚和未婚的国民的生理功能得分最高,丧偶的国民生理功能最差。文化程度上,大专及本科文化程度的国民的生理功能最优,而文盲、半文盲学历的国民的生理功能最差。职业上,生理功能得分最高的是学生,得分最低的是从事农渔牧业人员。
1.2 天津市国民生理职能平均得分为77.8分,处于中等水平,由于生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职能受限问题一般。存在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尤其在年龄、文化程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年龄上,得分最高的是14岁以下国民;婚姻上,未婚国民的生理职能最佳,而丧偶的国民生理职能最差;文化程度上,研究生学历的国民生理职能最好,而文盲、半文盲的国民生理职能最差。
1.3 天津市国民的躯体疼痛平均得分为79分,处于良好水平,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对日常活动的影响比较小。存在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方面的显著差异性。其中,男性得分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疼痛得分呈下降趋势,即疼痛及疼痛影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未婚国民躯体疼痛程度最轻,而离异国民的躯体疼痛程度最重;文化程度上躯体疼痛得分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即文盲、半文盲和研究生学历的国民躯体疼痛程度高,而学历介于两者间的国民躯体疼痛程度较低;职业方面,公司职员得分最高,躯体疼痛程度最轻;得分最低的为家庭妇女,躯体疼痛程度最重。
1.4 天津市国民的总体身体健康平均得分为74分,属于中等水平,国民对自身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一般。存在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的非常显著性差异。性别方面,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年龄方面,呈现年龄越大总体健康得分越低的趋势;婚姻方面,未婚国民的总体健康得分最好,而丧偶的国民最差;文化程度上,文化程度居于文盲、半文盲和研究生之间的国民总体健康得分最高,仍呈现了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职业上,总体健康得分最高的是学生,得分最低的是离退休人员和公务员。
2 天津市国民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的监测系统显示,天津市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如下:
2.1 天津市国民活力得分为72.6分,处于中等水平。存在着年龄、婚姻和文化程度上的显著性差异。年龄方面,出现了中间低两边高的趋势。婚姻方面,未婚国民活力得分最高,最具活力;而离异国民的活力得分最低,活力缺乏。文化程度方面,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文盲、半文盲和研究生学历的国民活力最为缺乏。
2.2 天津市国民精神健康维度的平均得分为76.5分,精神健康状况处于良好水平。年龄上,呈现随年龄增长精神健康得分呈现减少的态势;文化程度方面,基本上又呈现出学历越高精神健康得分就越低的趋势;职业方面,得分最高的是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最低的是从事农渔牧业人员。
2.3 天津市国民情感职能平均得分为71.2分,平均得分偏低。存在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的显著性差异。其中,14岁以下、在婚、小学学历、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情感职能得分较高。在年龄上表现的主要差异是因为情感的影响而减少了工作或其他活动的时间和本来想要做的事情只能完成一部分两个方面;在婚姻方面的情感职能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因为情感问题影响做工作或其他活动不如平常时仔细上;在文化程度方面,情感职能的受限在上述的三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而职业方面,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因为情感的影响而减少了工作或其他活动的时间方面。在不同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方面的显著性差异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
2.4 天津市国民社会功能维度平均得分63.9分,得分等级较低,生理和心理问题对天津市国民社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存在着年龄、婚姻、文化程度上的显著性差异。其中,14~64岁之间的国民的社会功能最佳,64岁以上国民的社会功能最不佳;未婚的国民社会功能得分最高,丧偶和分居者的得分最低,受生理和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影响较大;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功能得分呈升高趋势;职业方面,社会功能得分最低的是离退休国民,得分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业人员。
天津市国民的总体健康平均得分存在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的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3 天津市国民体育投入状况
研究的监测系统显示,天津市国民体育投入状况结果如下:
3.1 天津市国民体育时间投入的得分为8.9分,处于差等级,体育时间投入较少。14岁以下国民、未婚国民、小学和研究生学历国民、学生、离退休人员、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时间投入相对最多。其中,天津市国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在3次以上的比例占32.3%,低于我国居民1996年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人数比例的17.25个百分点。每周锻炼次数存在着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上的极显著的差异性。天津市国民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高达61.8%,体育锻炼时间比较科学。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上存在着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的极显著性差异。天津市国民每周观看体育节目和体育比赛以及体育书刊杂志所占用时间在7小时以上、3~7小时、1~3小时、不足1小时和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5%、15.1%、 34.3%、27.5%、14.6%,存在着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的显著性差异,说明天津市国民对体育信息有一定的关注,但投入时间不多。
3.2 天津市国民的体育金钱投入得分为7.39分,处于差等级。尽管58.9%的天津市国民认为把钱花在体育上是值得的,但80.3%的天津市国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84.3%的天津市国民每半年的体育金钱投入低于100元。体育金钱投入存在着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上的非常显著的差异性。性别方面,男性的体育金钱投入态度较女性积极,月收入相对要高于女性,因此,体育金钱投入的水平也要高于女性。年龄方面,体育金钱投入态度最为积极的是14~64岁之间的国民,月收入最低的是14岁以下国民,但体育金钱投入水平最高的却是14岁以下的国民。婚姻方面,在婚国民的体育金钱投入的态度最为积极,月收入最高,但体育金钱投入水平最高的是未婚国民。文化程度方面,体育金钱投入的态度、月收入、体育金钱投入的水平基本上随受教育程度的增高而增加,因此,体育金钱投入的得分也随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呈升高的趋势。职业方面,医疗卫生人员、公务员在体育金钱投入的态度、月收入和体育金钱投入的水平的正比例最高,因此体育金钱投入的得分也最高;而从事农渔牧业人员和家庭妇女的体育金钱投入态度最消极,月收入和体育金钱投入水平最低,因此体育金钱投入的得分最低。
3.3 天津市国民的体育精力得分为9.8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35.1%的天津市国民发自内心的愿意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体育当中去, 55.2%的国民除了工作和学习外还有精力投入到体育当中,在体育上进行了一些或者比较多精力投入的比例达60.0%。天津市国民的体育精力投入态度存在性别和文化程度上的显著差异性。在体育精力投入的得分、体育精力投入的条件、体育精力投入的水平上天津市国民都存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职业上的极显著性差异。
3.4 天津市国民体育情感投入得分为10.9%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62.5%的天津市国民对体育运动有着相当的兴趣和爱好,57.8%的人表示会接受并尝试新的运动方式,58.5%的人表示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了某种满足或成功的体验。天津市国民在体育情感的得分、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接受新的运动方式的态度、在体育中获得满足和成功存在着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的显著性差异。性别方面,男性的体育情感较女性积极。年龄方面,均呈现了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育的情感投入越少的趋势,表现为年龄越大,体育的兴趣爱好越差,接受并尝试新的运动方式的可能性越小,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某种满足或成功体验的可能性越小;婚姻方面,体育情感最为良好的是未婚者,最差的是独居者;文化和职业方面,小学文化程度的国民、教育工作者、学生在体育爱好程度、尝试新的运动方式的态度、体育积极的情感体验上的正比例最高。
4 天津市国民体育投入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研究的监测系统显示,天津市国民体育投入与健康状况的关系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体育时间投入、体育精力投入和体育情感投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健康状况进行一定的预测。
5 建议
5.1 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国民健康和体育投入的监测体系
健康和体育投入监测可为制定和修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健康实施计划及评价公共卫生活动,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有关公共卫生资料,并及时地把结果分发给需要知道这些结果的个人、群体或者部门,使之用于预防和控制疾病、改善人群健康状态。因此,为了为推动全民健康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有必要在政府、社会及相关部门的部署和支持下,建立天津市国民健康和体育投入的监测体系,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和网络化。拟建立的天津市国民健康和体育投入监测系统可包括:第一,监测系统的组成。包括设计者、工作人员,社区中的医生、保健人员和教师,目标人群代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第二,监测内容。包括目标人群的人口学资料、健康各项指标状况、体育投入各指标状况、基本生活方式。第三,监测方法。包括监测点、目标人群的确定、实施监测的时间、监测的手段、监测数据的记录等。第四,监测系统的评价。包括个体评价、群体评价等。第五,监测报告。
5.2 加强促进和提高国民的健康状况的针对性
调查结果反映天津市国民健康的八个维度中,生理功能最好,社会功能最差,其他维度的情况一般。那么在提高和促进天津市国民健康时,可有重点和针对性地提高其社会功能状况。而在健康状况各维度存在的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上的差异反映的基础上,可有针对性地加强女性、独居人员、从事农渔牧业人员、家庭妇女等健康状况的促进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 加强国民的文化建设,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应该加强天津市国民的文化建设,提高人的文化底蕴以及健康保健意识,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利用好体育彩票公益金,加强社区健身路径的建设和维护,切实提高天津市国民的生活质量,以构建更为健康和谐的社会。
5.4 加大对国民的体育生活方面的研究力度
体育投入对于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预测力度,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体育投入的研究,制定和下发相关文件或政策,鼓励和扶持国民把体育纳入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提高体育投入,以预测和提高总体的健康水平,引导国民的高质量和科学生活,促进总人群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树怡(天津体育学院)
陈小华、王枝桂、苏长来、王佃娥、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