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1 研究成果
本课题作为一项战略性研究,全面分析与把握我国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科学预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头20年我国体育发展的前景,这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为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1.1 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1.1.1 在大众体育方面,生活方式的巨变使体育融入人们的生活,休闲体育呈加速发展态势;体育的社会化发展推动了体育社团的发展;老年人体育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得到重视;农村城镇化推进了体育改革和发展;农村体育作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健康模式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1.1.2 在竞技体育方面,竞技体育的科技含量日益成为提高竞技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商业化运作成为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典型范例;增强观赏性成为培育竞技体育市场的前提;竞技体育的辐射效应不断攀升;人文价值观回归奥林匹克运动,积极防范丑恶现象;“小政府大社会”的市场机制促进了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改革。
1.1.3 在体育产业方面,以体育本体产业带动其他产业,以点带面的综合发展战略初步建立;体育产业进入正规持续发展阶段;无形资产开发受到关注,资产值不断升高;重视和推动体育市场创新。
1.1.4 在体育法制方面,以《体育法》的颁布为标志,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全面展开;体育法制建设紧贴时代发展脉搏;体育改革和发展以体育法制建设为基本保障;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受到质疑,体育管理走向法治。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我国体育发展的宽广前景
1.2.1 体育价值观全面更新,新世纪将呈现以人为本、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新体育观;倡导人文精神,以人文关怀推进体育改革和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体育终身化。
1.2.2 从大众体育看,体育将成为具有社会普遍价值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全民健身体系和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大众体育的社会化程度更高;大众体育发展模式将向“社区——家庭——学校”联合发展模式转变;体育社团的实体化建设不断推进,将有效促进大众体育运行机制改革;农村体育将创建特色体育乡镇,小城镇体育多元化发展;学校体育将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线,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3 在竞技体育方面,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实践紧密结合,实施资源的科学化配置;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市场,促进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和职业化;以奥运为契机,形成运动项目的合理布局,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素养;加大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力度,推动竞技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1.2.4 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新亮点,体育健身娱乐业优先发展;体育产业逐渐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创新体育市场,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1.2.5 体育法制建设将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公民体育权利意识将成为体育法制建设的重点;体育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控更加有效;体育法学研究将不断深入,进一步为体育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服务。
1.3 建议
1.3.1 在发展战略上,我国体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走绿色体育发展之路。
1.3.2 在发展目标上,以有效增加全社会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体育需求,促进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3.3 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由局部赶超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
1.3.4 在发展举措上,以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为龙头,以体育法制建设为后盾。
2 成果的理论意义及应用前景
2.1 理论意义
本课题是从体育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的一项战略性研究,选题新颖,是新世纪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需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今后20年我国体育发展必然面临的重大决策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
2.2 应用前景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向国家体育决策部门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前景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提出针对性强的体育发展建议,为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所总结出的“小康社会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既高度概括,又全面准确;从体育价值观、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法制等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合理的预测。所提出的观点有新意,研究结论有创新,其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未来体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启发作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指导我国体育实际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琦(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