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摘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形势和新的氛围,也为实现农村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课题从全方位审视当前农村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方式,根据农村传统习惯和场地特征,结合农村的生活规律、劳动特点,探讨和研究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新途径,构筑体育健身、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模式,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我国新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将是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当前我国新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下列特征:

1.1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科学健身意识提高了,他们越来越要求提供更多的体育技术服务,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社会办体育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全民健身工程”将陆续走进每一个人。由此,加快了我国新农村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1.2体育活动趋向经常化

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我国农村的生活条件必将得到改善。当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劳动强度小了,闲暇时间多了,“健康第一”的意识潜移默化到农民生活中时,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进行体育锻炼。并且随着农民对体育价值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体育活动趋向经常化,从而提高农村体育人口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1.3体育锻炼走向科学化

新农村体育的科学化是提高新农村体育活动质量的关键。在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时,对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方法手段的挖掘、整理、创新、规范、推荐是科学化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将在体育科学的指导下开展起来,逐步形成一个适合我国农村现况的、具有东方传统健身活动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健康的方法手段体系。

1.4体育内容形式多样化

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多样化是普及化和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这主要是由于年龄、性别、职业与社会角色等不同的农村居民对体育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提高参与率,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这样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各取所需”。

1.5体育活动日趋生活化

在活动层次上,随着体育消费热点向娱乐、休闲健身、欣赏方面转变,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层次的生活化表现出“高移化”;在组织方面,新农村体育组织形式主要转向宏观上由政府体育行政机构进行调控,微观上主要由各级社会体育部门、各类社会体育团体和社会化体育“市场”机制来协调,基本上由各类体育团体根据当地的民俗、民风和社会化基础及本身的情况自行组织安排。这样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使新农村体育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推动新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机遇与挑战

21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图促进农村体育更加快速的发展,使之与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为发展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机遇。

211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12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建构了强大的经济保障

213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全民健身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14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奠定了多元的文化基础

22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面临的挑战

在农村经济改革和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前我国农村体育尚存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在新的形势下又面临着新的困难。新旧问题的交织,使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步履维艰。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农民体育意识淡漠

222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23健身主体力量减弱

224专业指导人才匮乏  

225场地设施建设滞后

3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模式

31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模式的构建原则

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模式应该从当前农村的民情出发,遵循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乡镇为主、梯度发展;坚持模范引路、自觉参与;坚持新旧融合、多元并存等构建基本原则,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标准由低到高,切忌顺应形势搞突击、一暴十寒。

32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任何一次活动、一项事业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运行机制和框架模式。那么,农村全民健身的发展模式应该如何构建?课题组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切入点,全方位审视当前农村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方式,根据农村传统习惯和场地特征,结合农民的生活规律、劳动特点,从调查研究入手,设计了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即:以建设“健身服务体系”为“主体”,以构建“体育生活圈”和打造“特色健身项目”为“两翼”的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模式,探究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新途径。

321“一体”: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健全健身服务体系

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包含了“体育组织”、“体育经费”和“体育指导”三个子系统。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还较欠缺,这就决定了农村的政府体育管理部门还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全民健身应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健全农村各级全民健身体育组织;同步以经费投入为基础,铸造农村体育硬件环境;以体育指导人才为保障,组织专门队伍和专业人员,对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予以指导。

322“左翼”:以区位环境为参考,构建体育生活圈

在不同的时间状态下,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空间范围和活动内容也有所不同。由“日常体育生活”、“农闲体育生活”、“节庆体育生活”构筑而成的“体育生活圈”,为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是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受居住环境的影响,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一般以居住地为主。因此,以所处区位环境为参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公共设施;以农村平时日常、农闲时令、传统节庆三个相对真空的时间窗为切入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开辟小型健身场地,建立小型的体育协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到村、乡镇,由此发展壮大为农民体育健身基地。

323“右翼”:以科学健身为基础,打造特色体育项目

“特色健身项目”是根据农村传统文化和习惯,以农民兴趣爱好、身体素质为基础,在传统项目、新兴项目和派生项目中有重点、有倾向性进行挖掘、改造和发展而形成的体育健身项目。“特色健身项目”是吸引农民参加健身、保持健身习惯的必要手段,也是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全民健身活动精品,以精品推普及,以精品促提高,不断地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添活力,全面提升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整体水平。

33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模式的构建步骤

331第一阶段:普查测试。结合农村现状,对农民的经济、家庭、人口、身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综合调查和测试。

332第二阶段:建站试点。因地制宜确定体育健身项目和场地;完善体育网络和协会建设。

333第三阶段:网络铺设。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按程序完成县级体育网络建设和体育项目及场地的确立。

334第四阶段:组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地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锻炼和竞技活动,真正使农村体育和农民健身活动能健康、持续发展。

4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对策

41社会

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国家相关方针政策陆续出台,指明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所以要研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对策,就应要将农村体育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研究,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体育事业,注重发展对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2管理

从管理上说,发展农村全民健身活动,需要健全领导组织,加大宣传力度,保证管理切合农村实际;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并加强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领导。

43经济

农民经济的增长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农民体育的发展和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农民参与体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树立体育消费观念,并且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体育健身硬件条件,解决农村社区体育配套设施少的问题,大力开展农民的健身活动。

44教育

新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劳动者。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水平。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农村的健身舆论氛围;加强农民健身意识的培养,树立科学健身观念;加强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体育教师的作用是发展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

45环境

发展农村体育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是解决农村群众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所以,需要通过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农民健身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开发农村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体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也是促进农民进行健身活动的方法。

5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水平,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进而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塑造“新农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其发展与实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应注重其实践中的动态性,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及时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研究进行定期检验、评价、修正和完善。需要各级政府和全体体育工作者牢牢树立为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理念,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努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摘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